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影帝:每个角色偷练一万次 > 第045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456章

  影帝:每个角色偷练一万次

“我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觉得这部电影太短了,太短了,完全不够看等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我还有一种怅然若失,意犹未尽的感觉。


但事实上,众所周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时长恐怕是电影史上所有电影时长中排名极为靠前的电影了。


整个电影长达三个小时,大致可分为:袭击事件,月球发动机失控事件以及逃离月球,和同作者的另外一部小说《三体》一样是三部曲。


抱歉,因为我很喜欢《三体》这部小说,尤其是想要解读《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其实是需要借助到很多关于《三体》这部电影中的相关情节的。


所以我以下会多次提及《三体》这部小说,没有看过的这本小说的,强推一下,但是看不看这本小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妨碍大家做相对应的理解。


科幻元素方面,则譬如太空电梯(这是流浪地球所没有的《三体》中的概念,最早出自阿莫西的小说。


观影时却是开幕雷击,个人认为太空电梯的视觉表现真的很棒);相控阵核爆摧毁月球(很像三体中雷迪亚兹的面壁计划,后者是使水星坠入太阳);将人的思想传输到电脑中实现永生(时间移民);电影最后提到刘培强休眠,则对应了三体中的冬眠,使得两部作品剧情自洽。


顺便一提,作品中还引入了很多紧跟时代的新科幻元素,比如量子计算机,ai,无人机 etc.


当然,流浪1里的实时翻译也是很酷的设计。


整体理念上也以原着作者大刘的科幻理念为内核:澹化个人英雄主义(三体除去罗辑大概的确可以这么说);引入了大量的社会元素(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和博弈,民众的反应等等),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反应。


这两点比第一部做的好不少。


三体我最喜欢的一点即其对社会的描写,大刘对人性的把握之精确以致让人相信其作品(不止三体)中的故事是能够真实发生的,其选取的科幻元素也是为这一点服务。


流浪2则完美体现了这一点,使之完全超脱其他科幻电影。


————“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


这句话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凸显了这一点!


还有比如彩蛋里moss说道:“你是一个变量”,其中的想法也很像三体中广播威慑成功的原因:“人类的群体反应可以预测,但个体反应无法预测”。


这两部小说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关联性,所以我特别推荐徐横舟在拍摄完《流浪地球》系列之后,可以考虑一下把《三体》给拍摄了!”


“我发现了,大家都是在夸赞这部电影的,没有一个人说一说这部电影的缺点吗?


我觉得徐横舟作为一名导演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


观影时就能明显感受到,这是一部追求极致全能的作品。


如此大体量的三部曲要在三个小时内表现出来,难免要舍弃一部分要求,包括叙事的流畅程度,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当然并不全无)等等。


一些科技相关的内容也是槽点满满。


比如相控阵核爆引起月球核聚变其实也是不现实的;月球的推进方式不合理才导致了后续的危机 etc.


但这些缺点并不妨碍流浪2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


导演和演员们的巨大投入,画面的表现力,故事的叙述方式及其内核等等,各方面来讲都是顶级的。


包括“流浪地球”本身就是极富创造力的想法,或许只有对土地有着深厚情感的中国人才能写出这样的科幻故事。


流浪2对中国科幻电影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样的电影才更应受到市场的喜爱。”


“前面的一开始说想说一说《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的缺点,我差点就把我的80米大刀给拔出来了,后面才发现是先抑后扬,这才知道原来是友军!


好吧,那我就暂且不拔刀了,但是有一点我是要强调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牺牲你所说的那些东西,而是因为你所说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需要满满地全部都拍出来。


我觉得这部电影用了一种非常中国风的大写意的手法,把一些情感上面的表达详略排布地非常的巧妙。


有一些情感和故事,他是写的非常详细的,还有一些人物和角色的情感故事,他确实略写的。


但这种略写并没有因为他足够省略,所以就直接轻描澹写的过了,而是在轻描澹写之中刻意强调了非常关键的那些点。


比如说一个眼神,比如说冒起的青筋,一瞬间的呆滞,眼角划过的泪水……


在看到那些画面的时候,你其实是完全能够与这个人物进行一瞬间的连通的,你能够带入这个人物,知道他的所思所想,瞬间你的脑海中就会自动补全这一整部分的故事。


所以我觉得在故事的表达上和人物情绪的饱满上,这部电影做的都是非常非常到位的,在这一点上我真的是狂夸!”


“之前看《流浪地球1》时的惊喜和激动还在心头,现在《流浪地球2》的口碑又被吹爆,面对同期好几部电影,好几个选项时,毫不犹豫地去给小破球2贡献票房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