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简行诸天 > 第1001章 适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01章 适应

  简行诸天

(感谢书友「生机无限天空蓝」、「超级果子狸」的2张推荐票,「魂醉湘西」的4张推荐票,「温故而知心95」的5张推荐票,「梦想未来」的2张月票,9张推荐票。)


经过这三个月相处,月娘从谢玉的行动举止,言辞。


只觉得谢玉成熟懂事了,自然也不会和以往一样,再把谢玉当之前的孩童了,而是当成了一个真正可以依靠的男人。


月娘:「马上,很快的,你先去再温一会儿书,做好了,阿姐会叫你的。」


不得不说,不用自己做饭刷锅洗衣服的日子真好,做了一个手势后,谢玉就离开了。


根据属地,谢玉所在户籍是在祥符县,所以童子试自然要去祥符县学考了。


第二日,拿着蒙学开具的告身贴票,特意歇业一天的月娘,领着谢玉搭乘一辆太平车,赶往祥符县学是学宫。


到的时候,已见到学宫前人头攒动,乌央乌央的都是考生及家人。


太平车至此即走不动了,谢玉和月娘就下了马车。m.


几名公人在维持着秩序。


其中有公人,而是扯着嗓子对着朝学宫涌来的士子道:「只许考生进场,其余人在此留步!」


颇有高考的风采。


这时,前面有喊:「进考场了,进考场了。」


听到这话,立刻就有人流往前挤,


月娘把书箱挂在谢玉身上道:「阿玉,抓紧书箱,别挤丢了,阿姐会等你的。」


谢玉:「阿姐,你莫担心,我一定好好考的。」


说完,向前走的谢玉很快被人裹挟着往前走,等到稍稍宽松些时,已经看不到月娘的身影了。


原因很简单,谢玉现在的个头太矮。


其实,人流中也不是没有和他年龄相彷的,只是好像考童子试的成年人更多,甚至还有白发人。


谢玉知道的是,就是童子试考过,也不算有什么功名,也不免税的。


只是可以穿儒衫,入官方书院读书,免自身徭役罢了。


显然是谢玉并未服过徭役,不然不会说这话了。


要知道古代普通男丁,十六岁要服乡役,二十岁成丁服州县役,要服役到六十岁的。


进入县学宫门,排队来到一馔房,交了告身贴票,检查过考试用具。


一书吏给谢玉了一个牌子道:「照上面指引坐。」


谢玉拱手后,拿着书箱向里面走。


之后,谢玉拿到号牌,来到一廊房屋檐小书桉旁,虽然没分到室内,但也比院中那些个分到白地上的强。


谢玉打开书箱,将笔墨砚都取了出来,还有一竹筒的水,这水即可解渴,也能用来研墨。


谢玉感觉肚子有些饿,趁着考生还没到齐,先将月娘给的几个鸡蛋都打来吃了。


这是全天然土鸡蛋,个头又大吃起来又香。


然后谢玉又觉得不够饱,打开书箱拿起一张饼子啃了起来,但竹筒里的水不敢多喝,否则一会要出恭就麻烦了。….


当然了,也不敢吃太多,这身体毕竟年幼,吃太多脑袋会发昏影响作答的。


许久,人基本到齐,有官员打扮的,领着几个小吏厢兵,巡查一番后离开了就。


而一旁有的考生开始倒水研墨,其他学子纷纷跟学,谢玉自然也是如此的。


不久数名公人给考生发卷,其实卷子里面内容很简单,就是考验你的背诵能力。


这方面谢玉自然是有几分自信的,只是平日书背得再熟,但总是有边边角角的地方,你觉得自己已经全会了,但到了临试的时候,总会碰到一二道题目一时就是想不起()来。


对此,谢玉也不丧气,发挥出最好水平就行了。


毕竟童子试,一年两次,今年不行就明年了,不着急。


等交卷后,出了学宫。


本来心情不错的谢玉,正看到月娘和一个穿着儒袍年轻儒生聊着什么。


虽然守礼并未越举,但从两人的神态上好像有着某种情意。


谢玉顿觉一片绿色,向自己驶来。


难道这就是上个世界,太荒唐,所以……。


好生郁闷。


好在,看到有学子出来,月娘扭头看时,自然看到了谢玉。


恍然清醒,想到那天晚上的事后,月娘自觉已经配不上张秀才了。


于是,月娘不再理踩张秀才,迅速向谢玉走去。


张秀才也是看到了谢玉,张了张嘴,有些话又重新吞了回去,犹豫了下,还是转身离开。


接过谢玉肩膀上的书箱,月娘像是其他家人一般问:「阿玉,考的怎样,题难不难呀!」


谢玉:「有些难,阿姐,刚才那个人是?」


月娘装着不知道一样,继续道:「没事,阿玉还小,这科不行,咱还有下一科,总会考到的。」


见月娘不愿回答。


谢玉不好再问,也是道:「嗯,第一次考,就当攒经验了,下一科一定行的。」


月娘摸了谢玉,长了不少头发的脑袋道:「我家阿玉最聪明了,下科一定可以的。」


谢玉:「嗯,我和阿姐想的一样,阿姐我饿了。」


月娘:「好好,阿姐给你做好吃的。」


说完,拦了一辆早就等待好的太平车,想贫民巷行去。


晚上,小床晃动中,谢玉突然道:「阿姐,你能不能睁眼看着我呀!」


月娘不答。


谢玉又问和:「阿姐,今天那个儒生是谁呀!」


月娘身形一紧,眼角隐有泪意。


但见月娘还不答,谢玉确是晃动的更厉害了。


五日后,童子试放榜!


参与考生听说有上千,但录取人数只有九十九人。


谢玉意外的榜上有名,排名八十七。


从今天起算是一名小童生了,可进入祥符县学入读,只是谢玉成绩太靠后,不但没有补贴,还要交费才能入读。


对此意外之喜,月娘还是开心厉害,让谢玉莫担心费用的事。….


同时,赶紧带谢玉去这身体的父母墓前,烧纸报喜。


兴奋中,听着月娘甚至有些语无伦气的话。


谢玉:「爹爹,阿母,你们放心吧,阿姐现在是我的娘子,我是她的官人,我们相互扶持着走下去的。」


这让让月娘一怔,也是道:「爹爹,阿母,阿玉你们就放心交给我吧,我一定会让他光耀谢家门楣。」


祭拜很快结束。


往回走时,月娘突然道:「那儒生姓张,他阿母身体不大好,我去瞧过几次病,我和他,……没什么关系的。」


之后,没再说什么话了。


这话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但谢玉也不会多问,有些话说出去了,就很难收回来了。


之后,谢玉去蒙学感谢蒙师,就没让月娘再去了。


第二日,月娘就带着谢玉到了祥符县学报了名字,虽是自费生,但考虑到谢玉的年纪。


学究不但未鄙视谢玉,而允许谢玉在学宫外面租房子,让家人安排仆役照顾。


月娘的想法自然是考虑到谢玉年幼,想在学宫外租个房子,再从人市上雇佣一个嬷嬷照顾。


谢()玉自然是拒绝了,说读书是一个人的事,住在县学多和同窗交流,而且更容易精进学问之类。


若有人照顾,反而会生懒惰之心,有碍学问的精进。


这话,听的这学究很是满意,特意告诉谢玉他姓孙。


谢玉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立刻对孙学究施了学生之礼。


孙学究很满意谢玉懂事态度,这年头难得碰到一个年岁不大,确实聪慧的,于是认为谢玉是一个潜力股。


要知道,本朝好多相公,都是神童出身的。


他孙家能起势,自然也是因为族中大哥,就是一个神童,而且在当朝,不但比别的同期升的快,而且年龄也不大,更可庇护孙家多年。


于是,孙学究说他自会安排,让谢玉半个月后来县学等待开课就是了。


谢玉和月娘自然是行礼,感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