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当医生面对怪物降世 > 第72章 治病就像走迷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治病就像走迷宫

  当医生面对怪物降世

去到特事科刑侦组,被详细询问了当时现场的各种细节之后,吴斯就可以离开了。本想为奖金和申请人才补贴的事,当面感谢一下周方,不过他此时不在科里。据说亲自去了康氏,主持公司其他人员的排查工作。这是个技术活,既要保证排查的高效可靠,又要尽量不影响集团的日常运作。哪怕康氏注定要走下坡路然后垮掉,也不能是现在、马上,那对沧海市的稳定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离开特事科,回到家中的吴斯立刻开始总结编写尖啸女妖的研究报告。这次还附上了逆转变异的治疗心得。虽然目前圣力不可替代,吴斯的治疗过程又是为这第一例尖啸女妖变异者量身打造的,具有不可复制性。但在过程中发现的女妖体质特性,以及逆转的核心方法。这些东西,若今后再出现有逆转机会的女妖,应该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至于没有圣力、没有超凡生物培养基、也没有真视之眼的其他人要如何做到,吴斯并不担心。他从不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人,而且觉得凡是这么想的,要么自己还是孩子,要么愚蠢的可以。人类是智慧的,夏国人更是如此。只要有方向,相信集国家之力研究出替代治疗方案也绝非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而自己要做的只是那个指出方向的人。这次的报告写得异常艰难,女妖结构图对它身体虚化的机理阐述太过晦涩,看不懂的名词比比皆是。吴斯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个大概,而后再以猜想的形式写出来。等这份报告出炉,不觉已是凌晨两点了。“啊哈~”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吴斯伸了个懒腰。看向一旁兀自啃着花生,贼眉鼠眼瞧着自己的仓鼠:“我说,你不考虑减肥吗?我怎么觉得你又大了一圈?再这么下去你怕不是要三高?”仓鼠脸颊上的仓囊塞得鼓鼓的,扔掉花生壳,继续与下一个花生战斗……“行吧,算我没说。我跟你这夜猫……夜耗子比不了,我先睡了,你自便。”…………第二天,报告交给小宇送去了特事科,周方不在,现在这些事都是陈鸣亲力亲为。随后来到医院的吴斯惊讶发现,科里躺了三个病人。这还真是破纪录了。看向顶着熊猫眼的冉鸿飞,吴斯挑起了大拇指:“千手佛果然名不虚传,两天不见收了三个病人,icu的工作量统计就靠你了。”医院虽然是免费制,谈不上效益,但薪水的发放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为了激励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市里划拨的医护人员报酬专款,有一部分拿出来当做绩效奖。按照统计的工作量,以及每个人的岗位系数、级别等等综合计算,再乘以报酬总额,最后发放给个人。icu因为病人少却工作强度很大,因此收一个病人按照普通病房收四个病人计算。绩效奖是入职后第二个月开始发放,冉鸿飞和吴斯都还没拿到。这才有了刚才的说法。憔悴的冉鸿飞苦笑一声:“吴哥就别嘲笑我了,小穆休息我临时多盯了一天,现在感觉人都快散了。而且这三个病人可不好治。”吴斯收起了笑意,观察起这三个病人,全都是青年男性,监护上的生命体征心率有些慢,大约在55—60次/分。血压的收缩压(高压)在90上下。仅带着鼻导管低流量吸氧,血氧饱和度也有个97%—98%,显然既没有昏迷,也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但他们全身都散发着蒙蒙青光,显然不是普通患者。……随后,冉鸿飞开始交班,王老照例没有参加,不过这次据说是去开全国会了,可能跟超凡信息解禁的事情有关。这三个男青年是在昨天一起转来的,之前陆续去了黄海道医院就诊。后来被驻黄海道医院的行动队特派员发现有超凡能量作用,统一转来了一中心后院。“他们三人都是因发现周身水肿3天入院,同时还伴有乏力,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头晕等症状。三人既往体健,没有慢性病史……”冉鸿飞尽管疲惫不堪,却依然将三人的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等简述了一遍。甚至中途都没看一眼病历,与吴斯和穆灵妍电脑前的病历对比,毫无错漏。随后他又交代了患者的化验检查。三人不仅症状如出一辙,连化验检查的结果都差不多。血浆白蛋白全都是20~25g/l,而正常人的白蛋白水平最低也要达到35g/l,这已经是相当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了。各项检查中,胸片提示他们都有少量的胸腔积液,彩超显示腹盆腔也有少量的积液。而这无疑也是指向低蛋白血症。人的血浆中蛋白含量下降,胶体渗透压就会降低,导致水向血管外漏出去。人的血管并非完全密闭,而是有通透性的。简单来说,人体中的水总要从“稀薄”的地方流向“浓稠”的地方。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那血管中的血变稀了,多余的水份就会从血管中渗漏出来。表现出来的就是逐渐加重的组织水肿,身体内部的空腔——胸腔与腹盆腔的积液。至于乏力等等病人的主观感觉,更是非常典型的低蛋白血症表现。不过既然能让冉鸿飞说出“不好治”三个字,那就绝对不可能是单纯的低蛋白血症这么简单。果然,冉鸿飞介绍完病情之后,表情有些无奈:“他们三人若只是普通的低蛋白血症,不要说咱们这,黄海道医院就解决了。“但是很奇怪,人血白蛋白输进去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这两天他们至少已经输了80g白蛋白了,指标却一点都不见好转。”穆灵妍也皱起了眉头:“他们没有感染指标升高之类的表现吗?或者其他全身消耗性疾病?”小穆同学真的进步不小,现在已经能从表象立刻朝着原因前进了,而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正是这样一步步前进的结果。就算是高材生,将医学书倒背如流的那种,上了临床也不可能不吃苦头。这不是因为他们的“高材生”之名有水份,而是医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其他自然学科教的就必定是对的,水说标准大气压沸点是一百度就是一百度。可医学书上说腋温37.3c算发烧,有的人基础体温就是这个数,没有任何不适,他算发烧吗?这些都需要临床经验的积累,而小穆同学已经开始了这个过程,速度还不慢。不过这几个病人,却不单单是疾病造成的状况。冉鸿飞摇摇头:“都没有,除了低蛋白,他们几乎再没有其他异常了。”又是一座新的迷宫摆在了眼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