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带着大明横推诸天 > 第二章 财政改革(求收藏求票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章 财政改革(求收藏求票票)

  带着大明横推诸天

作为次辅的韩爌,觉得这个时候有必要出来说几句,“这还只是其一,还有其二?”郭允厚接过话来说道,“的确还有其二。”“当初南宋偏安一偶,经济却能如此发达,除了盐科以外,还有开海!”“嘶”“嘶”“嘶”这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看来是铁了心要提出改革了,开海你们都敢说?知不知道隆庆皇帝怎么死的?真以为是吃药吃多了?就是因为提出开海才被阴谋弄死!怪不得天启小儿上位一开始就清理皇宫,以及御医,原来早有准备!郭允厚继续沉声道,“还有其三,”尼玛还有其三,你们到底要干嘛,前面两个就要出人命了,还其三!“前宋的商税收得比我朝高!”“嘶”“嘶”“嘶”商税这东西你们敢提?前面两者说不定还能接受,商税一提高,简直是断人财路杀人父母!“陛下,这万万不可提高商税啊,怎么可以与民争利”东林党、齐楚浙三党等无数官员都纷纷站出来说道,这是侵犯了大家的利益啊!朱由校没理会这些人,问道:“还有其他的吗?”毕自严这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说道:“回陛下,有,这时我们写的一系列关于大明朝财政的改革措施”户部尚书毕自严说完就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折本,恭敬的跪举着。朱由校对着王朝辅说道:“还不去把毕爱卿扶起来”朱由校拿到了王朝辅递上来的折本假装看了很久,时而沉思,时而皱眉,时而欣喜,流露出了各种神奇。看得下面的武大臣们心里扑通扑通的跳,这到底是写了些什么,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流露出如此多的表情!“毕爱卿与郭爱卿真乃国之栋梁,有你们大明甚幸,民族甚幸!”朱由校最后一锤定音的说道。朱由校这话的意思就是不仅肯定了前面三个提议,而且奏折里面的各种提议肯定也是同意了。马德,前面演了这么多戏,又是修筑城池,又是怒喝毕自严郭允厚二人,全是为了在这里等着大家,众人无不暗骂。朱由校的手段再次刷新了众人心里的下限,这皇帝不好对付!落水又落不下去,亲征还打赢了,至于说送药,东厂魏忠贤以及那个狗叛徒王安把皇宫看得是死死的。别说送药了,就是送贡品食材进去都要反复各种检查,何况现在皇宫的食材都是皇庄自己种的,要想下毒根本不可能!那造反?淦!杨肇基在河南带甲十万,而且福建南居益还有五万海军,就等着你造反!鲁钦执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军权,就怕你们不反!还有天子的腾骧卫以及京营!实在不行辽东的兵马也可以调回来一些,拿什么造反!至于逼宫罢朝,别了吧!三大案虽然没在追究了,谁知道皇帝会不会拿你开刀?何况一旦逼宫罢朝,真要丢了官位,以后就没机会在爬上去了啊,好不容易混了一辈子,才身居朝堂要位,都不想丢了这乌纱帽!体验到了权利的美妙,谁也不想轻易放弃!政敌都等着你辞官,扶持自己的人上去!难道就只有等着改革了吗?好像真的是的!“王朝辅,把户部尚书以及户部侍郎整理的改革方案给大家念一念”“是,陛下”“第一条,改革盐科,全部盐引收回朝廷之手,实行私盐官有制,各地成立巡盐司,京城设立一个稽盐署,一体辖制各地巡盐司”“第二条,开海,漕粮海运,朝廷宝船南下与各国贸易,民间也可以自行出海贸易”“第三条,收商税,无论是海上贸易还是陆地贸易,都要收税。”“低于二十两银子的贸易,可以不用缴税”“超出二十两银子但是不及五十两银子的部分,缴税一成”“超出五十两但是不及一百两银子的部分,缴税二成”“超出一百两但是不及一千两银子的部分,缴税三成”“超出一千两银子的部分,缴税四成五”“第四条,收归全国所有的矿产、林地为朝廷所有,而非私人所有”“第五条,丈量天下土地,清查全国隐藏人口,实行均田制,亦为摊丁入亩制度。”“第六条,士绅公皇亲国戚一体纳粮,除了陛下,每人拥有的土地不允许超过五亩地,超出土地收归国有,实行均田制!”五口之家精耕细作近二十亩地,加上朱由校给出的简易版化肥配方,产出是很吓人的!而且五口之家很可能耕种不完这二十亩地!华夏自宋朝开始都是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而不是以前那种粗耕!“第七条,火耗归公,由中央统一耗损比例来征收赋税。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王朝辅一口气念完。整个朝堂悄然无声,这简直不仅仅得罪的是天下世家大族,还有无数的读书人、勋贵外戚、皇亲国戚!这简直是把天下大多数的掌权者得罪了,这能实施下去才怪了!东林党的人率先出来说道:“陛下,不可,这简直是有违祖制”齐楚浙三党的人不敢反对,陛下已经掌握了生杀大权,反对是没有用的,与其反对,不如看能否从中获利。比如,搞下去几个东林党的人,或者从这个巡盐司,稽盐署中获取一官半职!至于勋贵,这简直是在割他们的肉,收回土地,不足五亩,这让一大家子怎么活?朱纯臣率先开口:“陛下,我等土地没了可要怎么活啊”这不仅仅只是朱纯臣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无数的公侯伯爵爷心中的问题。古代的人们视土地为命,收回土地,人均最高拥有五亩,这怎么可能,第一个出来反对的肯定是勋贵以及朱氏皇族!朱由校想了想,开口道:“为了凸显勋贵为大明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每位国公可以拥有一千亩地,侯爷拥有六百亩地,伯爷拥有三百亩地,子爵拥有一百亩地,男爵可拥有五十亩地”“至于收回的土地,朝廷每年会按每亩地的产出,补偿给你们银子!”“毕爱卿,郭爱卿你们看这样可以吗?”“善”朱由校又接着说:“至于皇族,所有王爷三代以后必须降爵,直至沦为平民,所有皇亲国戚土地最高拥有两千亩,每一次降爵,拥有的土地数量就减为当前爵位对应的数量。”“为了补偿皇亲国戚,允许皇亲国戚参加科举武举。”“大明不养废物宗室!”朱由校这话一出,低下无数勋贵全部咂舌,皇帝对自家人都这么狠?朱由校肯定是不想皇族的子弟被当成猪养,明末那些事件还历历在目。一个不能为大明做贡献的皇族,享受几代富贵就够了,还想永远享受富贵?做梦吧!ps:求收藏求票票。谢谢今天投票的兄弟萌,拜谢!明天三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