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重回八零小卷毛 > 第2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节

  重回八零小卷毛

不过安歌倒没说不肯。老太太拿出放钱的盒子,一笔笔都记着账,两个月的稿费除了安歌买书买笔花掉的,还有三十块。安景云默算了下,加上手头有的凑凑够对付大小姑姐和开学季。她心里一松,脸上露出笑容。安歌把记账本子推到安景云面前,“麻烦在上面写:收到现金三十元,签上名字。”什么意思?!安歌看着脸色突变的安景云,镇定地说,“留个底,大家有数。”第四十一章 学霸生涯即将开启......闻言安景云脑门上突突直跳,想都没想扬手就是一巴掌。有这么跟亲妈说话的吗!巴掌扇在老太太胳膊上。安歌让安景云签字时,林宜修有所预感,等安歌说出口“大家有数”,她眼明手快把孩子搂在怀里。果然!胳膊上着了一下,火辣辣的。但一时间林宜修顾不得其他,沉声道,“阿大,好好说话,不许动手!”误打到外婆,安景云也是一慌,连忙站起来去看林宜修的伤势。林宜修以为她要拽安歌,侧身用大半个背护住,“再动手我就带毛毛走!这个坏人我当定了!”安景云哭笑不得,“老太太,刚才她说什么你也听到,这哪是孩子?生她养她,还是我欠了她?”虽然林宜修也觉得安歌的话过了点,可安歌不是普通孩子啊,这时候不是和安景云讲道理的时候。她固执地说,“如果你只有毛毛一个,那无所谓,她的钱你用了就用了,反正将来都是她的。现在三个,将来怎么说?淑真也没有让你们把钱全部上交,贴补家用是应该的,但也没有按住一个薅的道理。”安景云赌气道,“要怪就怪她自己不争气,没修成男身还抢着投到我肚里!”生到第三个还是女儿,两个大姑子话里话外嘲笑她没用。孩子生下来,婆婆看都没看一眼;公公倒是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可安景云心里有数,老人安慰她的说法,他何尝不想有个孙子。说完安景云才想起老太太只生了一个女儿,没男丁才在老太公早逝后被族人夺了家产,不由暗暗懊恼自己的话戳到老太太的痛处。然而话已出口,再掩饰也是画蛇添足,她只好硬着头皮说,“老太太你别护着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将来等老大工作了也是一样,所有工资全部上交。”是-安歌全知道,徐蓁是上交了工资,以此作为榜样要求她同样上交所有收入。也是无意中听到母女俩的交谈才明白其中玄机,徐蓁说毛毛还真老实,她确实上交了工资,但没说上交奖金啊,没想到毛毛居然拿出所有的收入……安景云把钱扣在手中,给徐蓁交了股本、买了套房子。就像被捆住的小象,等到长大仍然记得铁钩的滋味,老老实实听从指挥。被压制的孩子,从小被灌输奉献,以为用听话能够换取亲人的爱。安歌从老太太怀里钻出小脑袋,“妈妈,你为什么留着那些汇款单?”不光每个月汇给卫淑真的生活费,还有安歌以后每学期的学费,安景云都留着底单和学费单据,经常拿出来提醒她:看,为你我付出了多少,你要回报我。安景云留着那些单子自有用途,但此刻当着老太太的面不方便讲。她没好气地说,“家里的开支总要记个账,不然怎么知道钱花在了哪。”“我也是一样的想法。你干吗发那么大火?”安景云哑然,悻悻签下名字,写完掷下笔,“现在满意了?”安歌没动,“妈妈,你教育我不能顶嘴,要听大人的话,为什么你不听老太太的?”“你!”“毛毛!”安景云和林宜修同时出声。林宜修怕安歌吃亏,“你妈妈对我很好,出门回来和我打招呼,吃饭时第一碗盛给我,最好的床给我睡。”她赶紧把钱塞给安景云,“快忙你的吧,小徐出了门,家里事情全在你肩上了。”等安景云走后,安歌卷起老太太的袖子看刚才的伤势。安景云种过地、在车间又做了多年,手上力气大,那巴掌把老太太胳膊打得一小块皮下出血,到明天肯定变成青紫色。对孩子下这么重的手……林宜修心里不快,面上却笑眯眯哄着安歌,“年纪大了没用,轻轻挨一下就青了。没事,老太太不疼。你以后学乖,以后老太太不在,可就吃亏了。”想到徐正则打孩子也是重手,她叮嘱道,“万一爸爸妈妈要打你,赶紧跑,跑外婆家找五阿姨。”还好安歌的户口仍然放在卫家,林宜修格外庆幸,当时听了安歌的,宁可出借读费,坚决不听安景云的迁户口。现在想想,是条退路。孩子一多,亲生父母顾不周全,难免偏心。安歌替林宜修轻轻揉着胳膊,“老太太,下次你别挡,我年纪小,挨几下也不怕。你保重身体,长长久久保护我。”被她说得林宜修酸楚起来,“傻孩子。”六十多了,还能护毛毛多久。“老太太起码要活一百岁,我再有几年就能上大学!”林宜修点头,这倒是,上了大学离得远远的,彼此都客气。至于将来徐蘅怎么办,她一直不明白安景云怕什么,徐蘅虽然智商上不如别人,可生活自理不成问题,一个人只要肯做,总能养活自己。像徐蓁和安歌,早已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只有徐蘅,安景云总是不让她动手,怕她弄不好,可谁不是慢慢学会的。等过了眼前,还是得跟徐正则说说。徐正则从省城回来,带回了组织的指示。不但可以见,还要积极见,安德伦是海外知名企业家,欢迎他回家乡投资。“真的?”安景云半信半疑,安友伦也是同样的表情,“有没有文件?”实在是口说无凭,就怕将来有变。“有。”徐正则满面喜色。安友伦笑了两声,想到为弟弟吃的苦,忍不住又气道,“他从小任性,想到一出是一出,说走就走,现在说回来又回来。”安歌不在场,否则帮外公说一句:道歉有用的话,还要法律做什么!(没办法,梦里的黑历史,她也曾经迷过某部偶像剧。)不过眼下,作为一名小学生,小卷毛要上学啦!第四十二章 报到红星小学离大院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学生来自附近几条街巷,基本上脸熟,只是叫不出名字。一年级生有不少独生子女,但高年级的一般有哥哥姐姐,大多也是红星小学毕业的。报到那天没几个家长,全是大孩子带着小的。老师叫同学,都是谁的谁谁,比如方辉被叫了几回“方亮的弟弟”。没办法,方亮是红星小学目前毕业生中成绩最辉煌的。方明算很厉害,但等方亮一入学,刷的把他比下去了,差不多“学霸”跟“学神”的区别吧。于是老师们的记忆点也落在方亮身上,方明变成“方亮的哥哥”。看到方辉带着的方旭,老师们慈祥地说,“方亮的小弟今年升一年级啦,学你二哥,别学你三哥。”方辉懒得开口。老师们不知道方旭在幼儿园好吃懒做的名,光看他白白胖胖的讨喜,等以后就清楚了,像他才好呢,上蹿下跳充满活力。老师看到方辉“怨念”的小眼神,哪能不知道他的小心思,揉揉他的小脑袋,“跳级了,学业比以前重,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合格会退回去,那就成笑话了。”方辉更不高兴了,还以为我是小孩,不知道大人的激将法?再说退回去又怎么了,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不行还不能改啊。他的表情变化落在老师眼里,不由哈哈笑起来。没办法,方家的孩子虽然有些顽皮,但哪个男孩不顽皮呢,这种长得好又聪明的男孩很得老师的宠爱。尤其中年教师,恨不得他们是自己的孩子,连批评的语气都像对子侄,带着说不出的亲昵。另一侧的徐家三姐妹比较有问题。徐蘅也是红星小学的“名人”,谁都认识这个住在附近,智商有问题、爱打人的小女孩。她个子高,又比同龄孩子晚入学一年,按实足年纪比同班同学要大出近两岁,特别显眼。徐蓁一度学习成绩挺好,但慢慢的后劲不足,性格也一般,不喜欢跟同学来往,容易发脾气。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见得也多,虽然眼下还能保持班级前三名,但升到初中恐怕成绩就会掉下来。不过孩子本身很努力,家长盯着也紧,所以老师不需要再说学习的事,只叫她跟同学好好相处,毕竟学校不止是学文化的地方,如何适应群体也是学习。至于安歌。她姓安,又是生面孔,知道她的人不多。可安景云给她们准备了一模一样的衬衫和长裤,走在校园里一眼看去就是三姐妹。因此对她直接读四年级,有些不了解情况的老师直嘀咕,觉得校长太性急,是骡子是马,牵出来跑几趟才知道。以前徐蓁成绩也不错啊,后来不是掉下去了。一两张试卷不代表什么,而且这孩子太小了,虽然看上去挺乖巧,谁知道课堂里她能否坐得住。安歌好奇地看着校园。既然是红星小学,校门有一个大大的红星,风吹雨打,有些褪色。进门照壁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到处乱跑,有不少见到徐蘅,开始窃窃私语。楼梯上遇到对门沈家的二女儿沈曼,今年她跟徐蓁一样,也是毕业班。沈曼已经交过学费,见到徐蓁就说,“怎么才来,五年级要拔草。”经过一个夏天,校园好几处长满杂草,这些都是高年级大孩子的活。徐蘅不肯上学,闹了一场,所以她们两家出门晚。不过徐蓁没提,应了一声把两张十元塞在方辉手里,“你带她们去报到。”然后拔腿挤进人群跑了。跑了……方辉无语,但也没办法,只好寄希望于徐蘅不要捣蛋。可惜天不从人愿,二楼过道狭窄、学生多、走得慢,一路有人说“斜眼也来上学”。没了大姐的弹压,徐蘅对这些人又是喷口水又是翻白眼,闹得注意他们的人更多了。方辉深感心累,只好挡在徐蘅面前,不让她跟无聊分子近距离接触。方旭昨晚跟爸爸“长谈”过,收到的指示是要平等、博爱,保护智力有缺陷的孩子,这会动力十足,扬声骂回去,“有本事到老师那里这么说!”有的孩子听了不服气,“老师也这么说!”“找教导主任!找校长!找教育局长!找市长!”安歌偷笑,三岁知八十,果然是人精方旭,这么小已经知道“一物降一物”的规则,难怪后来仕途平稳。方辉不好打击小弟,只能适当引导,“不理他们就得了。就像我们去动物园看动物,没准动物也在参观我们。”没本事的才动不动告老师,找上面的压下面的,有本事的全靠自己。先带徐蘅和方旭去交学费。班主任王老师是刚分配来的年轻老师,没人肯收徐蘅收班级,她自告奋勇接收了这个问题孩子。见到徐蘅的长相,王老师也没露出异色,笑着让徐蘅要好好学习,“你妈妈申请了两年,才帮你争取到学位,真是不容易。”她听说过,徐蘅妈妈为了这个孩子的入学,可以说费尽苦心,还搭上聪明的小女儿。“安歌是吗?文章写得那么好,欢迎多指点我们班的小萝卜头,老师也要向你学习。”面对别人善意的夸奖,安歌一直没学会如何坦然接受,好在她这会壳子还是小毛头,只要红着脸点头就行。梦里的小学班主任是中年妇女,十分讨厌徐蘅,怂恿别的孩子跟她对骂、打架,没多久成功以“不适应普通教育”的名义,把徐蘅赶出学校。安景云只好把徐蘅送去福利院读书,和义务制小学每学期十元的学费不同,有父母的儿童不在福利院教养范围,每个月学费是四十元,另外还要交中午伙食费,大大增加了徐家的负担。而且福利院一般不收有父母的孩子,因为托人欠下人情,徐正则经常帮别人修理电器作为回报,日夜没有时间休息,拖垮了受过严重烧伤的身体。对方家兄弟,王老师更是温言夸奖,赞得方旭热血沸腾得不要不要的。方辉沉稳些,懂得这是老师的鼓励。对孩子鼓励好过批评嘛。等四个孩子从王老师那里出来,再遭遇过道中的白眼,都觉得:哼,不理你们。方辉和安歌的班主任谢老师是年级组长,副教导主任,比较严肃,“你俩是放在我班上试读的,现在属于考察期间,要是学习跟不上进度,或者不适应班级生活,那就退回原来的年级。希望你俩能够认识到这点,不要跳级了就沾沾自喜。学习是场马拉松,暂时领先只有更加绷紧才能应对挑战,不然很可能被别人超越。”安歌乖乖地点头。谢老师看见方辉满脸的不以为然,提高声音,“方辉,你有什么想法?”方辉大声道,“报告!我们没有沾沾自喜!”谢老师,……好吧废话少说,拿出暑假作业。这种特殊情况安歌没遇到过,暑假作业什么的难道不是老师从来不看,免得学生太闲才安排的么。还好,开学前两天她补完了,这会字迹都是崭新的。方辉比她强多了,早在拿到的时候已经做完,缺点是他已经忘得差不多,谢老师随手指的两道题,要放在往年开学日准得陌生如新。还好,暑假跟着安歌预习复习过,现在么,应答如流。谢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扬声把等在门外的徐蘅和方旭叫了进去,一人一支棒棒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