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重回八零小卷毛 > 第7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节

  重回八零小卷毛

见状安峻茂嚷道,“用公勺,太不卫生。”嚷完-啊不好,只剩两颗了,赶紧舀。安娜噗噗笑,“逗你的。知道你讲究,要用公筷、公勺。放心吧,”她晃了晃手上的汤匙,“刚才还没用过。你也真是,越发急我们越喜欢逗你。你看毛毛多淡定,她洁癖多厉害,不比你毛病少。”李勇端着六月黄炒毛豆子出来,又听到闺女高谈阔论,还把安歌给捎上了,“娜娜,咱们说事不兴带上别人的,啊-”毛毛可是他的小财神,三年来有惊无险过了好几道关,他潜意识觉得这孩子财气旺。再说,瞧瞧旁边那俩孩子,方辉和冯超,满脸的不高兴,比说他们自个还生气。圆圆脸的方旭说,“没事,叔叔,童言无忌,我们懂的。我喜欢六月黄,能放我面前吗?”李勇把六月黄给放方旭面前了,他站起来挟一个给徐蓁,再挟一个给方亮,剩下的……他和徐蘅包圆了,“后面好菜多,你们慢慢吃,我们有这个就行。”安峻茂,……他还想尝尝呢,虽然老扎到嘴。方旭也没忘记交待一声,“安家哥哥,你是吃大螃蟹的人,六月黄肉少壳多又费劲,别碰了。”再上一份雪菜蒸黄鱼,李勇特意放了两把公勺。得,安峻茂不好意思抢在前面,结果轮到他的时候只有两个鱼头。“你们……”明摆欺负他。话还没说完,气还没发出来,李勇又端出一盘盐焗虾,特意放在安峻茂面前,“你爱吃的,多吃点。”顺便给女儿一个眼神,别过分。安娜看看徐蓁,徐蓁看看安歌,方辉看看安峻茂,何明轩先笑了。小孩子的圈子说残忍也残忍,其实说起来是排挤。要破解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迎合,另一条习惯孤单。独处是需要金钱支持的。安歌想起也是这个岁数的自己,乖巧,装作没察觉明里暗里的嘲讽,讨人喜欢几乎成了她的本能。外人提起她都赞不绝口,长相甜,为人处世又周到,没有说她不好的。直到她发现,好嘛,自己走上了安景云的老路。安景云挺住公爹的唉声叹气,硬撑着没在冷战中退让,迎来了“胜利”。厂领导原先也只想给徐正则看脸色,并不是真的没办法安排,过了两天通知安景云,让人去报到上班。安景云又去通知大外甥,第二天傍晚她下班到家,好大一个惊喜。来的不是一个两个,是仨!一富、一富的未婚妻、二贵。来都来了,总不能赶他们回去。安景云在水龙头下冲了把脸,庆幸孩子们把地方打扫出来,来三个也放得下。只是,还有俩去哪找工作?第一百零五章安景云擦把脸, 喝了半杯女儿递过来的酸梅汤, 感觉至少可以面对一下现实了。转过头, 三人还是她进门时站起来恭迎的模样,老老实实站在原地,热热切切看着她。一富二贵穿着宽大的旧衬衫-她买的。安景云记性也不错, 这是几年前大姑姐来讨徐正则的旧衣服, 她哪好意思真拿旧的送人,去一服门市部买了两件新的。见舅妈转头,一富大着胆子说, “我们什么都能做,扫街道也可以。”想得倒美,扫街道属于环卫所, 工资虽然少,但活轻松,每天干两三小时就能休息, 不缺临时工。自从知青返城,城里就不缺劳动力, 把工作让给子女而早退的中年人多的是。老的还做得动, 新一代却长大了。安景云刚提起的一口气又泄了半口, “坐吧,坐下来说。”不过也难怪二贵跟着出来,大姑姐不是他亲妈, 两兄弟父母双亡。大姐夫是混人, 年轻时仗着一张脸长得好, 搞大了大姑娘的肚子。两个人稀里糊涂在一起过日子,没领证没办酒,连儿子户口也没上,直到大姑姐生下三明才一起上的。人可以混到什么程度,就是连亲生儿子的岁数都不记得,胡乱填了个年份日期。一富咽了口唾沫,“把工作给二贵,我干别的。”他是家里的老大,习惯有好的先尽着小的。安景云怕他犯傻,赶紧说清楚,免得把好事给折腾黄了,“你的名字已经报上去了,不能换人。夏芳和二贵既然来了,先在城里玩两天。”事缓则圆,等她再想想,“吃饭吧。”徐蘅已经转了几个圈,终于盼到自己想听的,“吃饭!吃饭!”“爸爸呢?”安景云问大女儿。“钓鱼。”徐蓁说,“说跟朋友约了夜钓。”安景云,……晚饭已经做好,只要端出来。冯超择的菜,安歌动手炒,丝瓜海米豆腐汤,拌黄瓜,炒空心菜,鱼香肉丝,还有青椒炒蛋,都是大盆的。连饭都烧了两锅,家里大些的锅碗瓢盆全用上了。一开饭就显示出了必要性,安景云举着筷子刚说几句“不要客气多吃点”,二贵已经把空饭碗递给徐蓁,“大妹,麻烦添饭。”两锅饭吃得干干净净,二贵的肚子像扣了一口锅,高高凸出来。一富和夏芳还算注意,但一富偷偷松了回腰带。饭后安景云看了看他们的行李,一个破旅行袋,放了几件衣服。她赶紧掏出钱让冯超骑车去夜市买凉席帐子,再翻柜子找薄被,又找出毛巾草纸塑料盆,想想又拿了两包月季牌卫生巾。幸亏平时连根绳子都不舍得丢,翻翻拣拣凑齐生活用品。安景云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把一富拉到阳台上讲悄悄话。她硬着头皮,把居委发的计划生育工具塞给外甥,“今天来不及,明天带你们去办暂住证,城里可不像乡下,街道盯得紧,不允许未婚先孕。懂吗?惹出事舅妈也没办法帮你。”唉,安景云认了,舅妈也是妈。八月底的天气,夜晚凉风拂面。把三人在小院安顿住下,冯超骑车,带着安景云回家。遇到上坡路,少年一声“阿姨抓紧”,奋力踩着车跟小牛犊般往上冲。忙活半晚上,到家徐正则还没回来,安景云再好的性子,由不得也来了火,电风扇开到一档使劲对着吹。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她以为是徐蓁,出声抱怨道,“你看你爸……”安歌把电风扇开到三档,又从“定向”拨到“摇头”,“妈,我有个想法。前阵子郑叔叔和爷爷聊天时说市政有意改革,把城区绿化工程细分,竞标分派。让大阿姐接活来干,怎么样?”“大人讲话别在旁边听,让人说没家教。”安景云叮嘱道,“爷爷工作上的事不能往外说。”“知道。这在家里,而且跟爷爷工作也无关。”安景云想了会,摇头道,“不行。第一咱们得避嫌,其次夏芳也不是那块料。”“不是说大工程,那些拔草种树的。咱们不搞特殊,正常参加竞标,别人也没什么话好说。”安景云还是摇头,“傻丫头,那些都有关系的,去别人的碗里抢饭,别人不说三道四?”“爷爷不是说要响应干部年轻化申请退休?等爷爷退了,咱们承包一块地,回农村去。”大家不想种田?可以,自家接过来,种草皮搞绿化是条路,当种田大户搞联合种植是条路,大棚蔬菜也是条路。听到农村、种地,安景云头有两三个大,没好气地说,“去去去!把你扔乡下一个月,你就知道不好玩。”她怕老头受孙女怂恿放弃公职,连忙叮嘱,“这些年爷爷不容易,现在挺好,有事忙,也不太累,别有的没的跟爷爷乱讲。”“那怎么安顿二表哥和大阿姐?”“让二贵跟你爸学修电器,夏芳么,我跟厂里说一声,后勤应该有岗位。”安景云已经想过,“我只求你们安安稳稳别惹事,就放心了。”“妈,要是有天大家不修电器,坏了直接扔掉重新买,到时怎么办?”“怎么可能。”安景云关了电风扇,“就算有,到时再说。我看二贵应该可以,他坐得住。一富么……”这孩子实在也太毛躁了,套个枕头都能扯破枕席,安景云捏了把汗,希望他进厂后能改。观念上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倒是卫采云听了后很赞成,“毛毛的主意挺好。”她算给安景云听,“我们厂前前后后买了三百多亩地,别的不说,围墙找建筑公司做的,总共花了三十万块。围墙的铁栏杆部分每两年重新油漆,从材料到人工得五万。厂区的修树拔草找的绿化公司,每季度两万。”安景云习惯了义务劳动,吃惊地问,“车间工人随手做做就完的事,干吗出钱?”卫采云笑道,“工人加班有加班费,多招人不如请外头的来做。”“干嘛不直接找农民来做?”安景云还是想不明白。“也得有人管理,进入厂区不能乱走,不能顺手牵羊,不能拖延工时,最关键不能影响正常生产。”卫采云吃过苦头,开业时放在厂门口的几十盆花,被附近村民十几分钟全搬走了。认真计较?派出所不愿意受理,几盆花而已,资本家还想怎么样啊。“钱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自找麻烦。必要的成本,该花就花。”安景云听得打开新世界。找人干活还不容易?拔草修树漆栏杆,不要说别人,她都行。又不用技术,不就花点力气?力气这东西,吃饱饭睡一觉又有了。“管人没那么简单。”香港那边过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层,原先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经过两三年的磨合气焰低了不少。光有钱还不行,工人们习惯了当老大,主人翁意识特别强。卫采云夹在当中两边沟通,幸亏承压能力强,但也有几回气得想辞职。“如果能组织起一组人,我跟行政部去说,试用几次就知道行不行。”片刻间安景云已经想到不少人选,插队那里老书记的儿子,跟她要好的妇女主任,一起回城的知青伙伴,车间早退的女工们,还有二贵和夏芳。谁不想过好日子,如今八仙过海,各找各的门路,眼前现放着靠力气吃饭的生财之道,干吗不走?一时间她心里“呯呯”乱跳。卫采云拿了纸、笔和计算器,凝神一边写一边算。安景云凑上去看,厂区需要定期做绿化维护的几大块:大门旗杆下、厂房两侧、办公楼前、宿舍区、食堂区,还有一半空地。她是老成本核算的,默算了一下,空地虽然面积大,但最好打理,只消喷药水,剩下的算不上什么,叫上二十来个妇女,每个季度花上十多天能搞定。辛苦十多天,挣两个月的工资,值!“我们是关系户,会不会妨碍你?”安景云顾虑道。“我本来就是关系户。”卫采云哈哈笑道。说得也是。卫采云又教安景云怎么写计划书,等忙完两人才想起-孩子!两个多月的宝宝被忘得一干二净。出去一看,小王静悄悄在翻一本烹饪书,老太太的房门关着。原来小王见她俩在忙,调奶粉喂饱小毛头,然后阿太带着去睡了。“阿姐,我炖了红枣银耳,吃一碗再回去。”唉,人比人,气煞人。自家坐月子的时候,徐正则洗尿布是有的,但也真没眼力,往往她刚睡着又被他推醒,大惊小怪无非孩子哭了或者拉了。安景云慢腾腾往回骑。夜了,墙角传来秋虫唧唧声,整幢楼静悄悄。孩子们都睡了,但给她留了一盏小灯。安景云记起来,明天正式开学了。第一百零六章开学第一天, 校门口乌泱乌泱的人, 负责值勤的是初二和高二的学生, 遇到骑车往里冲的、没戴校徽的、衣冠不整的拦下教育一番。红榜仍然贴在墙上,刚升初三的同学走过忍不住议论两句, “说考就考上了,厉害。”早自习郑志远报了一次班委名单,又让把团员证带来,建立班级的团组织。问到安歌, 安歌说还没入团。郑志远愣了下,初一时学校拿团员的荣誉激励学习好的学生,到初三基本上所有人都入团了,免得档案上不好看。“我没到年纪。”安歌解释了一句。郑志远, ……对,人家还是少先队员的岁数。郑志远默默进行下一部分,选课。一中高中的兴趣班出名丰富,从文学、世界电影欣赏到摄影、篆刻、围棋都有,甚至还有绣花。一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利用自习课时间。安歌接受度很高。以后学校还设了麻将课呢,深受同学欢迎, 相比之下现在已经非常常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