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高龄巨星 > 第5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2节

  高龄巨星

咬紧了嘴唇,常珊珊抬头望向了刘文强:“刘导......刘导,李老师他,他不会是......”看着常珊珊那涨红的脸蛋,刘文强眨了眨眼睛。随即,便笑出了声来:“哈哈哈航......”他使劲儿的拍了拍常珊珊的肩膀,“珊珊啊,你不要多想。李老师这个人虽然我接触的时间也不长,但是我跟你保证,他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听到这话,常珊珊长长的吁了口气,望着李世信的背影嗔道:“搞什么嘛,神神秘秘的,吓死个人了!”拍了拍砰砰乱跳的胸口,常珊珊拿起了矿泉水,狠狠灌了一大口——刚才听到李世信的那神秘的交代,吓得她嗓子都干了。“李老师这人啊,勤奋,专业,而且很简单。”对于刘文强的评价,常珊珊高度同意的点了点头。“他除了喜欢嗜好当干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噗!哗!一大口矿泉水一点儿没浪费,尽数喷到了刘文强的脸上。这还叫没缺点?!那还什么叫缺点啊魂淡!潜规则被你们说的如此风轻云淡,当代娱乐圈恶臭啊摔!“刘导!刘导!”就在这个时候,剧务高声的叫了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的刘文强。“李老师找你,说让你今天下午抓紧把第二幕的后期做了!”听到召唤,刘文强沉着脸抹了把脸上的口水。“现在的这些青年演员,思想怎么这么脏?!干爹,难道就不能有字面意思了吗?”“来了!”带着满满的郁闷,他吆喝了一声走出了片场......后期这一块为了求快,李世信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反正最后片子拍完了,是需要统一后期之后做出成片再次放送的。现在只是为了连载,所以适当的划水可以接受。配合着剧组在数字中心的后期公司,将整个第二幕配完了音,已经是下午七点多钟。坐在录音室的隔音间外,李世信打开了自己的老年机。可能是因为第一幕的内容为了铺垫整个故事,引出矛盾略微有些压抑的关系,在第一幕放送之后,虽然喝彩值收益不少,但评论活跃度却似乎没有此前自己的几个作品高。网友和白嫖党们都是用脚投票的,李世信的所有作品都是以故事取胜。连载部分的情节吸引人,肯定人气就高一些。反之剧情如果沉闷,肯定在白嫖完后会有类似贤者的情绪低潮。这一点,和网友们打过的交道多了,李世信可是太清楚了。“老师,那啥,咱今天什么时候开始录?”就在李世信收集着评论反馈的时候,录音棚的胖老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他的身边。那一张圆肥的大脸,将李世信活生生的吓了一跳。“不急。”稍微稳定了一下心跳,李世信才呵呵一笑。看着时间已经到了八点,他手指轻轻一点,将下午剪辑配制出来的《伶》第二幕“西厢记”,上传了上去!随着视频上传成功,评论区的人气瞬间窜了起来。“更新了,赛高!”“看颜来了!”随着网友们的一片欢呼,《伶》第二幕的剧情,开始了;荟萃楼被焚,成家班的几个角各自离去。没了角,京城里的戏楼对戏班子也就没了兴趣。没了戏楼里的场,戏班子也就败落了下来——更多的人也就离开了。为了科班的存续,于文山无奈之下将所剩不多的,能靠着力气吃饭的师弟们遣散。将戏班子改成了竞争相对较小的坤班,带着一群丫头去乡下唱红白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一群丫头中间捧出了个小角儿来——也就是八岁就进了成家班的小月红。靠着漂亮的脸蛋和身段,虽然是在乡下唱戏,但是时间久了十里八乡的小月红也颇有了些名气。但是对于戏子全是女性的坤班,特别是这种只能在乡下唱红白祝寿的小坤班来说,有个角,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在一次唱贺寿的时候,出事儿了。第578章 你们的带入角度有问题啊!(第一更)相比于第一幕,最新更新的视频评论量明显活跃了一些。斗手,刚刚更新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第二集的评论量就已经突破了两万。不过评论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常珊珊的。李世信毕竟是个刚刚踏入娱乐圈不久的人,论名气李世信显然不如常珊珊——哪怕是骂名。很明显,这个入行将近十年出演了三十多部影视作品,但是从来没有一个角色能拿得出手的女演员,不太讨李世信粉丝的喜欢。一看到第二幕常珊珊饰演的小月红登场,观众们就开启了吐槽模式;“据完全统计,常珊珊出演并饰演主要角色的十几部电视剧,没有一部投资成本不在三千万以上,也没有一部剧达到过同期收视前十。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沾谁谁死!”“卧槽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这货简直就是收视毒药,信爷这一波估计悬了。”“之前不是说《伶》是信爷工作室投资的么?怎么老了老了还给自己来了口珊珊牌毒奶啊!”“噗,当初关注信爷是因为这个老头不断的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和精湛的演技去讲各种各样能打动人心的故事。习惯了信爷作品里的朴实无华,习惯了信爷作品里没有明星大牌,但是每一个演员每一个角色都认真严谨的风格。突然出现常珊珊这种话题流量明星,感觉好怪异......”“没错,就像是一道酥脆滑嫩油而不腻的糖醋鱼里......多了一条臭咸鱼。”“楼上你这比喻是跟小小学的么?”“不,小小不会这么比喻。她不会嫌弃一条臭咸鱼!”“只要一看到常珊珊,无数清宫辫子戏里的幽怨女主,都市情感剧里面的花瓶形象就迎面扑来......她这一登场,瞬间觉得出戏。闪了闪了,你们尽兴,我去吃口屎冷静一下。”很明显,大家对于《伶》的角色选择和常珊珊的演技,都不认可。一片沸沸扬扬的评论之中,剧情就进行到了第二幕“祝寿”这个部分;“乱愁多怎禁得水流花放?闲将这《木兰词》教与欢郎。那木兰当户织停梭惆怅,也只为居乱世身是红妆。”“好!”装饰得红彤彤喜庆庆,堂屋前挂着个大红寿字的后宅。台上的小月红扮的崔莺莺一段下来,引得一群女眷高声喝彩。看着后宅里难得的高兴,将坐在太师椅上的寿星老太太也乐得合不拢嘴。就在老太太和旁人对着台上的崔莺莺和红娘品头论足之际,一阵马靴的声音由远及近的过来了。“娘!儿子回来晚了!祝俺娘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绵!”“不晚,不晚!”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老太太喜的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到一身军装笔挺的儿子,踮着小脚就迎了过去。这个时候,台上的《西厢记》正唱到第三场“酬韵”。台上,一身青衣扮相的小月红,正捧着三根香猪,幽幽的拜下。“凄凉箫寺春将晚,罗袂轻飘月影寒。红儿扶我芳径转,宝香三瓣祝平安。”“一炷香。”“一炷香,愿枉顾的爹爹早升天界。”“二炷香。”“二炷香,愿母亲康宁永无灾。”婉转悠长的戏腔,将连夜回到家中为母亲贺寿的连长目光吸引住了。看着那对着寿星老太太盈盈拜下的窈窕身段,四十多岁的丘八,眼睛亮了。“这个点儿意思,有点儿意思。”全不顾迎上来嘘寒问暖的老母,连长嘿嘿一笑,指了指戏台子之上。“谁请的戏班子啊?”“你老舅找的,说是热闹热闹。”“唱几天啊?”“唱三天,今儿第三天,一会儿唱完就撤了。”“俺娘过大寿,唱三天怎么成?把他们班主叫来!”在幕后忙活着的于文山,就被两个嘻嘻哈哈挤眉弄眼的大头兵给带到了连长的面前。“爷,您有吩咐?”距离义和拳闹已经过去了很久,几年的辛苦辗转,已经让于文山的脸上多了几道沧桑,头发也染了几丝风霜。看到主家的男人,他赶紧弓着身子,作了个揖。“你这戏班子不错,俺娘这个大寿过高兴,当赏。”听到主家的赞誉,于文山弓着的身子放松了。这些年走南闯北,什么样的主家都遇到过。听完了戏随便挑个毛病少给酬钱,或者干脆赖账的,他也是经历过的。现在看到主家满意,他连连鞠躬并招过了已经唱完了折子的戏子们谢赏。谢过了赏,捧着几块大洋,于文山脸上的皱纹都堆起了花儿来——班子好久没出大活了,有了这笔钱,班子里十几个人下个月的米粮就不缺了。“谢谢二爷,这么着,一会儿这一出西厢唱完了,我们再下把子力气,给您来一出《喜封侯》,祝二爷前途无量,步步高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