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 第10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0节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那我们再找找看,看能不能多找几块。”大郎兴奋的说。他米面都吃,看似没有特别的爱好,实在是因为上世当过兵,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谁还讲究是米好吃还是面好吃啊。但实际上,他与辛湖一样,喜欢吃大米一些。比如喝粥,他就爱大米粥,而不是用面粉煮的稀糊糊。果然,大家又在附近找到几块类似的荒草地。“哎,明年得想办法弄点水稻种子回来。”大郎说。原先的芦苇村人,就没种过水稻,也没开过水田,所以也不可能给他们留下水稻种。他还以为这个地方不能种水稻,搞了半天,有可能是人家根本就不会种,又或者人家习惯吃面食。“你们会种水稻吗?会育种吗?”辛湖问阿信和阿志。“我表哥会呀,他可是种地的好手。小麦高粱大豆水稻,啥他都会种。”阿信答。他俩当然不会育种,这可得有经验的积年好手,才能担任呢。“太好了。”辛湖高兴的说。“这下可好了。”刘大娘和谢三伯也觉得开心。这芦苇村就没个正经会种地的人,虽然庄稼都种下去了,地里禾苗也长得不错,但那可都是在大郎和辛湖的指挥下完成的。两个小孩子当家作主,大家心里多少有些打鼓,谁也不敢保证收成怎么样?虽然好象大家也不是靠这几块田养活的,但劳心劳力的,总希望有收获啊。“反正现在也弄不到水稻种了。先把这块田当菜园子吧。等下我给你们拿些菜苗子过来。”大郎指着已经开好的那小块田,让阿信和阿志自己折腾。反正现在菜苗可以到大家菜园子里去拔几颗过来。三家每样菜苗各自分几颗给他们,基本上也够他们一家四口吃了。“好。多谢大家了。”阿志和阿信连忙道谢。回家后,阿志和阿信把这件事讲给胡大哥听。“我们可以随便开荒吗?那里土地都很肥?”胡大哥激动的恨不得立马自己亲自过去查看。作为一个地道的世代务农的人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他们胡家就是因为土地少,才不得不租了人家的种,虽然一大家子很努力干活,但租子一交完,能剩下的就不多了。所以一听到可以自己开荒地,就恨不得马上去开,开很多很多属于自己的田地。“芦苇村,总共就三户人家。江大哥说现在加上我们,也就四户人。我们可以随便找地方开荒。”阿志说。他们也没想到过,芦苇村居然人这么少,不过这个地方也确实偏僻,比不得他们的老家。但这里没有灾荒,没有流民,大家又都有功夫防身,在他们看来,就好似那说书先生口中的世外桃源一样美好。当初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和胡大哥一样兴奋,但这段时间他和阿信也天天在附近四处查看过,但却没发现有什么好地方,再加上也没有种子,就没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可是今天真的开出肥地来了,他才把这件事说出来。果然,阿信又来泼冷水了,说:“地再多也没用啊。没种子啊?我们连菜苗子,都是靠大家从自己家的菜园子里分出来的。”幸好大家愿意分些菜苗子给他们,要不然,他们真的只能一年四季吃野菜了。说实话,现在有些野菜吃着还不错,但过段时间长老了,就真的只能当野草了,怎么吃得下去。而且冬天是不可能有野菜的,甚至秋末基本上就难找得到野菜了。那时候,他们又去哪里找菜来吃。没有菜,光靠大家借给他们的一些粮食,又能维持多久?虽然芦苇村的人借了粮给他们,也分了肉给他们,但那也不是取之不尽,吃不完的啊。他看得出来,芦苇村的人并不是一味的接济他们,也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强,能早点自已养活自己。这一点,他也很认同,毕竟只能自己能养得活自己了,才有说话的权利。他们一家人,才能在芦苇村站住脚,变成真正的芦苇村村民,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完全是靠人家的好心和恩赐。虽然大家对他们很好,但他们会心虚,过得非常小心,时刻想着要讨好人家。这样的日子,终究不是长远打算。他希望自己能堂堂正正的做人,迟早有一天,要让大家都知道,他们不再是可怜虫,他们也能帮助到大家,也能回馈芦苇村,报答大家的救命与收留之恩。阿信的话打破了大家的梦想,不过阿志却说:“你也别想太多了。刚才大郎他们不是说了吗,明年想办法去弄水稻种回来。到时候,我们帮他们种,有了收成,找他们借一点种子,下一年我们不就可以自己种了吗?”“就是。以后我们自己有了收成,再还给他们。”胡大嫂说。“可不是,我们慢慢还,先还粮食和种子,再慢慢还人情。然后,我们就能堂堂正正的做人了,不用永远欠着人家的恩情。”胡大哥说。“恩,这样也行。就是时间长点。现在江大哥谢大哥他们三个青壮年男人离开村子了。我们往后要更加勤快些,多帮他们干些活。只要我们拿真心待他们,就能做到问心无愧,也不枉他们带我们回来。”阿信也有了兴致,开始计划往后的生活。“对的,我们就要有这种心态。不管以后我们怎么样了,也一定不能忘记他们。”阿志说。“就是,咱们都不做忘恩负义的人。”胡大哥胡大嫂异口同声的说。第93章 喜事谢公子走后, 谢大嫂一连好几天都情绪不高,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似的,一开始大家觉得她这样正常。毕竟人家年青的夫妻,又情投意和, 自打成亲就没分开过, 多少有些不习惯。哪里想到,这都过了好几天了,她不仅还是一副怏怏的样子,还反而添了些吃不下睡不好的毛病,人也眼看着瘦了下来。张婶婶也曾经劝道:“你放宽心, 谢公子为人细心,身边还有小五和大山, 他们也是惯常在外面行走的,一定会得快就回来的。”“你说,我这怎么就是觉得不得劲呢。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里不舒服, 反正就是懒懒的, 什么也不想干, 吃什么也不香。”谢大嫂不好意思的说。“再过几天就好了。日子一长, 自然而然就放下了。你想再多, 他也是在外面, 你看不到也管不到。”张婶婶说。她这也是脏腑之言,一开始她也希望夫君能快点找过来,可是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一个月一个月又过去了, 从希望到失望,到后来她根本就不去想这些事情了,只有不想,自己才会更好过。但是就算这样,她在心底深处也还是希望他能回来,他们夫妻虽然不象谢公子夫妻这般恩爱,但说到底,她对那个男人还没有完全死心,况且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呢,孩子们也需要父亲啊,所以她还是希望有一朝一日他们能和家团圆。两人在门口说着闲话,做着针线活儿,辛湖那件粉色的夏衣,她俩已经快缝好了。她俩基本不用下地干活,张家是刘大娘当主要劳动力,谢家是谢三伯当主要劳动力。谢姝儿和辛湖叽叽喳喳的提着菜篮子过来了,远远的就叫道:“今天我俩跑得远,又摘了些野菜回来。还捡到一些野鸟蛋。”她们要分一些给张家,刘大娘忙,都没时间摘野菜了。附近的野菜都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老了。只有跑远些,才能找到嫩的。“还有蛋?”谢大嫂惊讶的说。“是啊,不知道是什么野鸟的蛋,你们看。”谢姝儿说着把篮子递过去,果然菜里躺着几个象鸡蛋大小的蛋,就是壳子颜色深一些。好长时间没吃过蛋了,别说谢大嫂兴奋了,就是张婶婶也非常高兴。谢大嫂看着蛋,一瞬间饥饿简直让她恨不得抢过蛋,就去吃,好似自己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她不好意思之极,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会这么馋蛋?其实她平时并不太爱吃蛋。“多谢你们啦。”张婶婶接过辛湖和谢姝儿分给她家的菜,道了谢。“今天可以弄野菜炒鸡蛋了。”谢姝儿说。难得找到几个蛋,每家也就分了三个而已。除了炒一碗之外,也真不知道该如何分着吃,一家人才能都吃到几口。结果,炒熟了,谢大嫂却没了食欲,也不觉得肚子饿了,这炒蛋她吃的很少,大半都进了阿土嘴巴。谢老夫人有些担心了,亲自劝她:“你们年青夫妻,乍然分开,是有些不习惯。但你也要放宽心,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子。”“娘,我……”一句话没来得及说完,谢大嫂居然两眼一翻,晕过去了。可把谢老夫人吓得差点犯毛病。好在这段时间谢老夫人身体强壮了很多,天天象个农妇一样,带着孩子玩,东转转西转转的,偶尔还要干些比如捡柴禾,打扫屋子的活,不象以前那样整天呆在佛堂里吃素念经了。运动多了,她的身体就变好多了,不然,她还接不住儿媳妇呢。她怕吓到阿土和姝儿,没敢搞出太大的动静,一边直接按儿媳的仁中,一边小声的叫唤着。还好汪氏很快就醒了,只是人懒懒的,不想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