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 第12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9节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一路上听着渔夫唠唠叨叨的说着话,大家勉强了解到,象他这样在水上讨生活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没人买鱼了,而且有一段时间,买点鱼,还得收十个钱,逼得大家也不敢去买了,最重要的是,就算有了钱也买不到多少粮食,进个城还要交钱,干脆有人就上岸去开荒种田,又或者想其他出路去了。只有象他这种年纪大了,又习惯了这种生活的人,还继续在水上讨生活。“找不到其他船喽。都上岸了。”老渔夫感叹道。老渔夫带着他们,顺流直下,一天两夜后,终于又汇入另一条更加宽阔的大河。眼前豁然开郎起来,天水相接,无边无际,这才是真正的大河。作者有话要说:快忙死了,天天只有早上六点起来,花一个多小时码会儿字了。第117章 大船“看, 前面有船了。”谢五惊喜的大叫起来。大郎迷瞪着睡得迷迷糊糊的双眼,从船舱里走出来。他很累,上了船就基本上没动过了,倒在渔夫简陋的床铺上, 一直在睡觉。果然, 宽广的河面上,有两条大船,七八条和他们坐的渔船差不多大小的船,还有几条更小的渔船,零星的散落在水面上。虽然不多, 但对于这几天完全没有见到过第二条船的芦苇村众人来说,却是个很大的惊喜了。“哟, 这些船从哪里来的?”江大山问。“这可是大嘈河呢,来往的官船,商船都多, 哪个知道是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的啊。不过, 现在已经很少了。”老渔夫感叹道。前几年这里更加热闹。他们这些小渔船, 根本不用到码头来卖鱼, 直接在河里就有大船要了他们的鱼, 随时有大船经过,随时都有人卖,生意很不错。有时候,他还会带些新鲜的菜蔬出来, 价格都卖得极高。就靠这些生意,他家盖起了一栋大屋,生活也富裕起来了。后来周边的很多人都跟着他来打鱼谋生,人多了鱼的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有的人就开始把鱼拉到码头上去卖了。再后来,不怎么的,过往的船只突然就少,以前一天都能见到好几条大船,可现在呢,一月也见不到一条船了,大家无法维生,就又上岸去了。只有他,还不死心,时不时的要出来转悠转悠。“这些船都到哪里去?”大郎问。“不知道。”老渔夫摇头。他又不识字,也基本不去城里,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这条河,哪里知道那些子大船都是去到哪里的啊。码头上来往的人也不多,着实显得这里有些荒凉。那宽大的码头上,已近荒废的一排排不见人的房子,空荡荡的。仿佛在无言的述说着这里曾经的热闹。“我们上去看看吧。”谢公子说着取了一串钱出来,交代老渔夫在这里等他们。“我最多只等今天一夜,明天早上就得回去。”老渔夫不肯接。谢公子和江大山都是想进城去多转转的,哪里能来了就走了,就和老渔夫商量了一下,干脆出高价买下了他的船。四个人带的银子都不多,江大山和谢公子各有四两多,大郎带了一两多银子,谢五也才带了一两多银子。全部银子加起来,正好十二两,都拿给老渔夫买他的船了。正好码头停靠着一条老渔夫认识的船,老渔夫喜滋滋的拿着银子,拎起野兔子走了。连船带上面的东西全不要了。这船虽然不错,但他年纪大了,子孙们也不爱在水上讨生活,而且这条船,现在也最多也就值个七八两。捂着银子,他非常开心。这下子,可以回家养老了。江大山几个人立即成了名副其实的穷鬼,总共就剩下谢五还有一串大钱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几个馒头混饱肚子。不过,船上还有点粮食,他们也不怕真的饿肚子。“嗨,早知道这样,我们还是应该带些东西来卖的。”江大山后悔的说。难得跑到城里来一趟,有银子正好买些东西回去啊。别说他后悔,其他几个人也在后悔没多带点银子。半条街集市与张家村那边的集市,都只有最普通的货物,哪个家里不是缺些好东西啊。上竹筏子时,他们就带了些野兔子,小包盐,锅碗和干粮,武器就带了几柄竹枪,一张弓十来只竹箭。野兔子一路吃了一些,又给了一些老渔夫,不然也可以拿些去卖。他们现在就剩下大半篓子鱼了,这鱼还是老渔夫一路捕上来,他们没吃完的。“先上去再说吧。”谢五率先跳上了岸。上了岸,大郎开始沿着码头叫卖起来,他们篓子里背的这几条鱼,都活蹦乱跳的,还都不是普通货色,不卖掉也只能自己吃,而且他们也不馋鱼吃。说不定多少也能换回几十个大钱。还别说,这一招还有点用处,有人见到新鲜的大鱼,还真过来问价。大郎随口说了个价,那人面色一喜,连忙把鱼全要走了。居然还卖了一百多个大钱。“哈,这么容易就把鱼卖光啦。”谢公子他们瞪着大郎手中的一串大钱,好笑的说。“走啦,走啦。我们去找地方吃饭。”谢五欣喜的说。这一串大钱比他手上的还多呢,怎么着也能买些馒头填肚子了。可能是他们几个打扮的确实也普通渔民没多大区别,连身上都有一股子鱼腥味,而且码头人也少,根本就没人管他们。几个找了一家还开着门的食铺子,问了价,原来掺了粗面的馒头都是三个大钱一个,不过,一个馒头个头挺大的,也算可以了。大郎数了十八个大钱给老板,要了六个馒头,看着手上还剩下的几十个大钱,他不敢花了,又找老板讨些热茶水。这老板可能平时做的就是码头上,干苦力人的生意。对他们还蛮热情,六个热腾腾的大馒头端上来之后,还给他们端了一小碟子咸菜,又端了一盆子缺油少盐的热菜汤过来了。因为这个点,也总共就他们四个客人,老板就很热情的和他们闲聊起来。“这几天,总算有客人上岸了,你们看那条两条大船,已经在这里停了两天了,肯定是等着装货走呢。这些扛货的苦力们都赶过来了。”老板指指停着的大船,又指指岸边一溜儿的壮汉,说。“哦。都装的是些什么货,运到哪里去的?”谢公子问。“那我可就不知道了。以前好多船来船往的。听说五湖四海的都有呢。这几年很少见了。难得见到这样的大船了。”老板感叹道。吃饱了,又和老板说了会儿话,也没套出什么得用的消息来。四个人就在附近打转,手上总共就百来个大钱了,吃馒头还勉强能再度两三天日子。刚才六个馒头,再加上汤汤水水,大家基本上是搞饱了。但是如果到明天,还想六个馒头搞饱四个人的肚子就不可能呢。“唉,干脆我们明天多打些鱼上来卖。”谢五提议。天色已晚,大家也没了兴趣再逛,就直接回船上了。其他的小船也纷纷离开了,他们混在当中,也跟着走了,然后找了个无人又水草丰盛的地方,停靠下来。水面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几个人坐在船舱里,说着闲话。“明天打点鱼,再上去,看能不能进城去转转,再打听打听,现在倒底怎么回事了。”谢公子说。“行啊。先睡觉吧。”江大山表示同意,直接就挨着大郎睡下了。夜里,码头上灯火很亮,一群人开始忙碌起来。大包小包的东西往船上搬,旁边有军士带着明晃晃的大刀守护在一边。这阵式自然惊动了船上的四个人。“看来,这批货很值钱啊。”谢公子说。“说不定还不可告人呢。”江大山说。大家瞪着眼睛看着,码头上面忙碌了好久,然后船趁夜就开动了。江大山连忙摇着船跟上去。没多久,另一条大船也开动。夜深天黑,江大山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另一条大船走的方向与他们不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