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 第23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7节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哎,你们说,要是我们回到凉平,又或者回到京里了,阿湖怀上多好啊。这里真的太简陋了,我实在放心不下啊。早知道这样,就不该带她出来的。”大郎车轱辘似的话又开始了,弄得大家面面相觑,好笑的不行。最后阿信脑子里想起一件事,灵机一动说:“大郎,这也说不定是你娘在保佑你们呢。你想想,你们到这里来最先是为了给你娘迁坟,你娘一个人在这里太寂寞。现在,你们要在这里建你家的祖坟,往后,你娘也有能享受子孙后代的香火了。她老人家高兴了,阿湖也就顺顺当当的怀上了。这说明这块地方,是你们家的风水宝地呢。”“就是,就是。老人家这是高兴呢。一定会保佑阿湖顺顺当当的生产,为你添个大胖小子的。”阿志也附和道。“是吗?这么说,我娘还是很喜欢这里的。”大郎嘴里这样说,心里真的认可了他俩的说词。他一直挂念着他娘的坟,他娘一个人在这里象个孤魂野鬼一样,一直是他的心头大事。这么多年来,他都没什么时间来祭拜上坟过,一直觉得很对不起他娘。可现在,他和阿湖一来,一直没动静的阿湖就真的怀上了,他还是蛮相信是他娘在地下保佑他这个说法。这么一想,他立马觉得,自己在这里建立幸福村的决定实在是太好。这个地方真可算是他们家的福地了。他也不再觉得辛湖在这里怀孕生产会有什么事,而且有程大夫,医馆也会马上办起来,再从凉平或者京里请个有经验的稳婆过来,就什么也不怕了。想通了这些事情,他的心思立马转移到办医馆上去了,“昨天我和程大夫已经想好了办医馆需要的一些东西,再者就是先弄一部分药材来。安胎保胎的,平素有个伤风着凉的,小孩子拉肚子等等普通的药材,我们去芦苇村那边先买一些过来。等开春路上好走后,我再让商队从各地多弄些药材过来,咱们幸福村的医馆一定不会比大地方的差。”“好,这样咱们幸福村的医馆一定会成为周边最好的医馆。”大家都兴奋的说。有个好的医馆加好的大夫,对周边的百姓来说,都是件好事。这种神奇的事情,辛湖是不信的。但是村子里人也都觉得大郎娘在保佑他们的这个想法正确,纷纷表示明年让他去找个有道行的人过来,好好的把老夫人的坟给修建好。“就是,老人家这是在地下保佑你们呢。”“是啊,是啊。你娘的坟也是该好好修修了。明明有后人,哪能不让老人们享受香火钱呢。今年过年,你可得多烧些香烛纸钱,再弄些供品。让老夫人好好享受享受,保佑你家宅平安,孩子顺顺当当的。”就连老先生都这么说。大郎自然满口答应了,又因着辛湖怀孕,他们不能回凉平去了。他只得写了信回凉平,然后又写了信给京城,让平儿他们也高兴高兴。“阿信哥与阿志哥,明天去一趟芦苇村,一来帮我寄个信,二来也去按这个单子把需要的东西弄回来。”大郎说。现在他可不敢随便出门了,他得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照顾辛湖上,这些事只能派给这两表兄弟了。“行的,我们明天赶早走,骑四匹马走,应当能带回很多东西了。”阿信说。那钱家的中年男人,人称老钱的却说:“我也想同你们一起去,我们家有马车,还可以多运些东西回来。”阿信和阿志看了大郎一眼,大郎说:“也行啊。就是他俩骑马速度快,你跟着可得受些累了。”老钱笑道:“不怕的,我这把身子骨还健壮,家里要添置的东西也多。不出去一趟不行啊。”结果,正说着,又要有两个人年青汉子彭城与彭冬要一起去,他俩会骑马,这也是两族兄弟,一起过来的,只是他俩没有马。老钱把钱家的马车并四匹马全带上了,阿信阿志就带了五匹马,其中就有大郎家的三匹。总共九匹骏马,还两辆小马车,确实可以带回很多东西了。如此,大郎干脆让大家都出来说说自己需要些什么,让大家一并带回来了。除了最穷的几户人家只要带几斤盐回来,其他的人或多或少的都要带些过年物资。一行五人,带着九匹马,二辆小马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了。这一去一回,花了十天,因为要采办的东西太多,特别是药材,阿信和阿志分开跑了好几个地方,甚至连张家村那边也去过了,最后还是差了不少。不过这也不怕,大郎寄到京城与凉平的信都提了,要药材的事情。自然会有人送到芦苇村,等着他们去取的。就是要等到一段时间才行。他们这一趟,也是今年最后一趟出门了,因此带回来的东西格外多,就是香烛纸钱也弄了几大筐子回来了,家家户户都分了一些,过年祭祀祖先们用。新鲜的猪肉带回来了两整头,这是大郎指定要的,象阿信家钱家,阿志家条件较好,也预定了一些新鲜肉类。家里都有孩子,大人就不算能不吃,孩子们也需要多些营养。大家分过后,剩下下的还有约八十斤肉,大郎作主,每户分了一些,也算是给大家过个年了。大部分人穷得叮当响,拿到了肉,都兴奋的不行。另外,大郎还给大家各自分了两斤点心,没粮食的人家分了一些粮食。现在人口多了,有些事情也该有个办事的章程了。他和辛湖商量了一下,做出如此决定。幸福村的所有村民,全部由大家帮助盖房子,而且屋前屋后,还有大块的菜地,不仅只是解决家里的吃菜问题,还可以留一些出来种庄稼。只是,所有的人,要自己开田自己种。太穷的几家,他负责提供种子,和第一年的口粮,往后由大家慢慢还给他。每人平均两亩地,包括女孩子,只是这些田都靠自己家人开。这里本也是荒地,开出来的田,按照惯例,前五年不会缴税上去,也就是说,大家能在这五年里积累一定的财富。剩下的,如果大家还有能力帮他们家开田,他们算工钱给大家。而且他们家的田,他们自己肯定不可能有人来种了,多半也是出租给村里人种。租子自然也收的较低。当然了,除了这些好处,幸福村的村民们也得遵守不少的规矩。如果有违反,是会受到村规处罚的。这些决定,让大家都很满意。所以,就算是天气很冷了,也有人在开荒,想着早一日开些田出来,早一日安心。这次出去弄回来的药材,就直接先放在陈家了。说实话,主要是只有他们家有空地方。医馆肯定只能等到明年再建了。于是,程大夫带着小徒弟天天在他们家,整理这些药材,连带着老先生也带着自己家的两个孩子过来帮忙,并且也顺道学学。老先生很明白,真讲开荒种田,他们一家三口,恐怕要饿死。不过,大郎也早说过了,程大夫和小徒弟两人,可以请人帮助开荒,老先生一家三口也一样。因为程大夫以后就坐诊了,可以用这个来抵开荒种田的工。老先生以后要教村里孩子们读书,也可以用这来抵工。对于这一点,村里的人都同意。因为这么多在家里整理药材,大郎干脆就让大家都在他家吃饭了。一来,这两家人都没有正经会做饭的,程大夫和小徒弟是在勉强混,顿顿是一锅乱煮。老先生家虽然有个女孩子,但人家也才十一二岁大小,不比程大夫家的小徒弟强多少。大郎亲自煮饭,不敢劳动辛湖一点点,现在简直把她当成国宝了,就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嘴了。样样照顾得太细心,让辛湖简直有些不适应。大郎就让小姑娘跟着辛湖,一来陪陪她,二来也让这姑娘看着他做菜,辛湖不用动手,可以在一边动动嘴,教那小姑娘。吃第一顿饭时,程大夫与老先生完全没有想到过大郎会做饭,而且还做得相当不错,两人都惊讶的说:“没想到村长还这么会煮菜。这菜真是太好吃了。”“呵呵,我以前当过伙夫,还给燕王做过饭呢。不过我这厨艺都是跟着阿湖学的。”大郎笑道。“哎哟,难怪的。我们老两家伙真是有口福了。”两个大人边吃边夸着,三个孩子在一边一声不吭的只顾着埋头苦吃。他俩三个真是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了。程大夫的小徒叫三七,老先生姓张,他带来的男孩子叫白术,女孩子叫白薇。三个孩子都取了个药材名字,也算是缘分。就连程大夫在知道这两孩子的名字后,都笑了,三七是他捡的孤儿,那时候他正拿着一把三七,就顺嘴给孩子取了三七这名字。没想到,张老先生,给两个孩子也起了个药材名。搞得好多人,还以这两孩子是姓白呢。三七不满的说:“师父,都是药材名,人家白术,白薇,可都是好名字,比我这个三七要好听的多。”“哈哈,可不是。”大郎与张老先生都笑起来了。“你还嫌弃三七不好听啊,三七多好的一味药材啊。不然改名叫甘草,艾叶,黄连?”程大夫不以为然的说。这话更是把大郎和张老先生捧腹大笑,说到孩子的名字,大郎说:“我们家的孩子,到时候也取个药材的小名儿叫叫。”“其实药材也有很多好听的,象白薇这个就很好啊。”程大夫说。这本来只是几个人说笑的话,没想到后来,幸福村的孩子们还真取了一堆药材名字出来了。作者有话要说:说到中药名,有谁知道徐长卿?第215章 心大因为家里吃饭的人多, 食材又不丰富, 大郎干脆顿顿都弄一锅乱炖。就是切一些肉块再加上一些菜干笋干白菜萝卜等物一起炖成一大锅。还别说, 这样乱炖的菜,味道居然还不错, 而且因为一起吃饭的人多, 吃起来就格外香。辛湖饭量很好,也没有孕吐, 天天跟着吃这样的一碗菜, 再加上单独煮两只鸡蛋, 又或者煮两条鲜鱼什么的, 增加些营养。如此下来几天,辛湖的脸色就养得好看多了,一看就知道, 胎儿长得极壮实。程大夫看着她这个样子, 都说:“我就说陈大嫂身体好吧, 这胎保证养得白白胖胖的。大人能吃是福呢,吃得饱吃得好, 孩子自然就长得壮实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