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 第5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节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但刚开始时,他们并没有算到后面会出这么多事情,也没想象过路上能乱成那样。所以,他们一大家子,好几大车的行李,好些个侍候的下人仆妇,再加上保护他们的随丛,整整搞了个规格不小的队伍。这一看就大家族出行,普通人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而且他们最先走的路还都是官道,来往的人也多,象他们这样的队伍也不少,那时候安全还不错。一开始谢姝儿还颇有点出来游玩的感觉呢。只不过,在他们遇上第一伙刺杀之后,情况就越变越差了。谢老夫人和谢公子当机立断。立马兵分二路了。他们一家子带着几个武功高强的随丛和简单的行李物品金银细软,轻车简行从小路上跑了。而管家却带着大部队,吸引着别人的目光。充当着他们一家子的挡箭牌子,这会儿大家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呢。不过,当时谢老夫人和谢公子也交待过管家了,让他们找个机会,假装被灾民抢走了行李,再把人马分散开来,每人分些财物,各自逃命去。如果大家都命大,就想法子以后在京城汇合。管家是谢公子爹的心腹,这些年也一直在打点着他们家的事务,是个足够能信任,并且很有智慧的人。他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谢五,一直跟在谢公子身边,几乎可以算是谢公子的半个兄弟。主子交待给他的事情,他自然会想方设法完成的。那时候,他们这队幌子的功用,也只需要撑个三五天,让主子们跑路就行了。别说谢公子和谢老夫人不相信管家跑不脱,就连谢五都不会相信自己老子跑不脱。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过,情况会激剧恶化。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上,都有逃难的灾民,也有冒充灾民行自己事的各路人马。在这种情况下,谢家人哪里还能按原订的计划上京,一路躲躲藏藏的。就算这样,一路上,他们还是在不停的丢掉行李,丢掉车马,甚至是折损人手。搞到后面,他们更是连路都分不清楚了,最后就跑到芦苇林里来了。现在,管家一行人早就与谢家人失了联系。所以谢公子才急着要上京去。一来是为了妹妹,二也是为了早日得到管家的消息。第55章 腊八粥腊八日这天,辛湖和谢大嫂刘大娘三人整理了些粮食出来,准备一起熬个腊八粥,让大家尝尝。毕竟大家的粮食都不富裕,种类也不齐全,肯定不可能家家自己熬腊八粥。三家人,各自捡了些自己家的粮食,大豆小米花生黄豆大米高粱都有,米还有糙米和精米好几种呢。一眼看上去还满丰盛的呢。只不过,桂圆银耳红枣类的高级东西却一样也没有。“阿湖,你看看这些东西煮在一起,能好吃吗?”谢大嫂有些怀疑的问。这完全就是些杂七八拉的粮食嘛,凑在一起能好吃吗?“我也不知道啊。我以前吃的腊八粥都是甜的,至少有红枣莲子还加了糖。”辛湖答。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煮出来是肯定能吃的,但味道有多好,她就真不知道了。以前真没弄这么多东西一起煮过。“我们家还有点糖和红枣,是留给小石头娘坐月子用的,不敢拿出来吃了。”刘大娘说。家里糖和红枣实在是太少了,就各一小包了,原本当时是拿来泡水给小石头娘在路上喝的,可以简单补补身体。早知道会在这里长住,现在她就后悔当初就该多带些。“我们家也有一点,是给大夫开给我婆婆泡茶喝的。我去拿点过来。”谢大嫂说。谢老夫人以前吃素,一点儿荤腥也不沾,身体有点虚,大夫就让他们泡点红枣枸杞茶水给谢老夫人喝,但因为谢老夫人喜欢甜口,就又加了点糖。所以,谢家人还是带了些红枣枸杞红糖。“不用了。老夫人就靠这东西补身子了。”辛湖说。她早就觉得,谢老夫人有点贫血的症状,那唇色都有点发白,要不是就是有点气血不足。谢大嫂这话也说的很明白,这是大夫开的,虽说不完全算是吃药,但也算是一种离不得的饮食了,怎么能要过来做腊八粥呢。其实对于她来说,吃不吃腊八粥都没关系。但孩子们都盼着。“我多喝一杯少喝一杯也不碍事的。”谢老夫人听到她们的谈论,连忙让谢姝儿回家去取一包过来。谢姝儿果真很快就拿了一包红枣和一包红糖过来了,约各有一斤,这个量拿来掺和进去熬粥,真的很足了。“这糖怕是多了。”辛湖说着,想动手分些出来,让谢姝儿拿回去。“别,等会吃不完再说。”谢姝儿阻止了她。糖,她娘喝得并不多,一杯茶也不过是放一点儿糖提个味罢了。红枣与枸杞本身就带有甜味了。辛湖把干硬的大豆花生等物先洗干净泡起来了,准备下午再熬粥。然后,她就去学打拳了。江大山是个好老师,教人也很认真严肃。每天上午,都会教孩子练习。辛湖虽然空有一身力气,但却没有把式,有这个机会她可不会放过,自然每天都跟着练习。她很明白,学了功夫身体会更好,而且也可以防身。所以,每天她都学得格外认真,很得江大山的赞赏。打完拳,休息一会儿,辛湖把那些已经用热水泡过的大豆花生一起放进锅里,加了小火慢慢煮着,又去刘大娘家和大家一起做针线活,其实上就是纳鞋底。纳鞋底的活儿,可以说是针线活当中,她最不喜欢干的活,但大家却都逼着她纳鞋底。她纳得鞋底虽然也会出现针脚不均匀的问题,但因为她手有劲,纳出的鞋底还是很结实的,而且其他精细点的活儿,她也不善长啊。所以,大家伙一致认为她以后就专门纳鞋底好了。“你们看我的手。”辛湖说。她纳了几行,放下已经酸了的手,冲众人举起来。她的手上已经被线勒出了好多条白印子,而且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也因为用力抽针,而留下了几道深深的针印子。可见纳鞋底真是个力气活儿。“呵呵,呵呵。”谢姝儿偷笑。纳鞋底,可是她最不乐意干的活,真心很累人的。今天辛湖纳的还是一双厚鞋底,就更加累人了。这里所有人都带了换洗的鞋袜,除了辛湖之外。所以,这鞋是给她自己做的,不纳都不行啊。总不能全部指望大家帮她完成吧。“我回去看看腊八粥。”辛湖才不理谢姝儿了,急匆匆的往家走。她出来其实也不过半个时辰,只是纳鞋底真心是个累人的活,她虽然有力气,但总归是个孩子的身子。她打着回去看粥的旗子,让自己手歇歇。果然,灶上煮着的花生黄豆这些硬干果儿都没有煮好,她又把高粱也加进去一起煮,这些东西很硬,不如大米小米容易煮熟,得先煮些时间快熟时再加其他的材料进来。等她一去一回,搞了两三个回和之后,她的鞋底才纳完了半只。“光纳个鞋底就这么累了。做起一双鞋真不容易啊。”辛湖感叹道。“嘿嘿,纳鞋底是针线活中最简单的活计了。你可不知道,弄好一双鞋底可才是麻烦呢。特别是你这种厚底鞋,得糊好几层呢。”谢姝儿说。辛湖其实对做出一双鞋底的工序并不太清楚,但也看到刘大娘弄了好几天,才弄好,不好意思的说:“刘大娘,谢谢你。”“嗨,别听谢姑娘说。我这也是顺手帮你弄一双。等以后,还得教你自己弄这些活儿,针钱活不好不打紧,但起码你得会啊。”刘大娘笑道。“哦。”辛湖闷声闷气的应了一声。着实有些郁闷,因为做一双鞋就已经把她弄得很烦燥了。一想到,一家子那么多男人,如果要给每人做一双鞋,那不知道要纳多久的鞋底,她想想就觉得头疼。大家自然很明显就看出她的情绪了,谢大嫂说:“阿湖,你煮的腊八粥,快熟了吗?”“哦,我回去看看,差不多了的。”辛湖起身就往自己家跑。才一跑到家门口,就听得屋子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腊八粥好香啊。”灶上煮的粥已经散发出了香味,香的令辛湖自己都不由的吞了一下口水。最近粮食越来越紧张了,为了不让往后的日子真正断粮,家里的饭食已经越来越往菜方向发展了。基本上是莲藕充当大头了。菜粥也越来越稀薄了。所以,这锅里完全是粮食煮的粥,就格外吸引人。揭开盖子,大沙罐里的粥已经煮得有些粘稠了。辛湖立马把洗干净的红枣扔进去,搅拌了几下,冲前面叫道:“平儿,可以吃粥了。叫大家都来吧。”几个小孩子自然是要先吃的,也不等大人们了,辛湖先给他们一人装了一小碗粘稠的腊八粥,再往粥上撒了一点儿红糖,让他们在小桌上吃。“真好吃,我还怕这杂七八拉的东西全煮在一起不好吃呢,没想到味道却这么好。”谢大嫂和刘大娘说。“就是,还是阿湖会煮,煮出来的腊八粥又浓又稠味道又好。太好吃了。”刘大娘也说。碗中所有的材料都煮得开了花,混和在一起了,吃在嘴里软糯的很,再加上红枣和红糖吃得令人觉得甜滋滋的。要说这腊八粥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不说家家户户都会煮,起码稍微有些体面的人家,每年都会煮一锅腊八粥,有的亲友之间还会互送呢。今天因为没多少好材料,大家把这个任务交给辛湖了,没想到,光是这些杂粮,在阿湖手中,居然能煮出别拘一格的腊八粥来,好吃得很。就连谢老夫人都感叹道:“今年的腊八粥格外有味道。你们记下今天煮粥用的方子,再好好问问阿湖是怎么煮的。来年你们自己再煮。往年我们吃的,就没这个味儿,里面尽是些桂圆银耳等物,好是好,但却少了粮食的味道。没这个好吃。”她往年也不过是应个景尝个味儿而已,今年却足足吃了一碗,还意犹未尽。要不是怕不好克化,又怕其他人不够吃,她都想再添半碗呢。辛湖心里其实也很明白,这腊八粥如此受欢迎,与家家都不敢放开了吃粮食有关。因为缺少,就格外香,但她嘴里却说:“这个简单的很。不过是难煮的东西先煮着,再慢慢加其他东西进去,我最后又加了半碗米进去了。就是觉得粮食少了点,粥不浓稠。”今天这粥,虽是她煮的,但材料却是大家提供的,一共多少花生多少黄豆多少粮食,刘大娘与谢大嫂都心里有数,以后照着这个比例来,就差不多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