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分节阅读 209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209

  北洋新军阀

门了。可惜,毛珏是没有唐太宗早年那个胸怀,直接是一打本子砸他脑门上了。“嘿,你小子还跟本将装铁公鸡,告诉你也行,管仲知道不本将要行管仲之道不动刀兵就让倭国自己乱起来,说了你也不懂赶紧下去给老子办事去耽误了老子的大事儿,老子把你关粮仓里饿成咸鱼”管仲是谁啊可自己将爷解释都解释了,自己听不懂可就真怨不到别人了,看毛珏说的严肃,也真怕耽误什么大事儿,这胖子不得不妥协,悲催的答应一声,转身又是皮球那样下了楼。迎面,还正好碰到了老熟人,文孟,看他下来,也是刚结束军务,这货上去就搂住了苏胖子的脖颈子,乐呵呵的叫嚷道。“走,老苏,喝酒去,老子请客”“去去去去,当谁都跟你这么闲呢本官可是有将爷军令在身,知道管仲之道不”“管仲谁啊”“说了你也不懂你喝你的,本官办差去了”一副智商碾压你的得意神情,浑然不管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屁事不懂,摇晃着肥嘟嘟的屁股,苏胖子大摇大摆的出了门。“这家伙”老脸直抽,挠了挠头,文孟一伸手又是拎过了他的亲兵头子,大咧咧上去就问着:“你告诉老子,管仲是谁啊很能打吗”“将主,您老都不知道,小人怎么知道啊”也是跟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的,迷糊了半天,这亲兵头子好真憋出一个主意来。“将主,实在不行,咱去后山东江学府问问呗,那些书生们应该知道,既然是将爷的命令,过一阵或许要和这姓管的打仗也说不定,到时候将主您多知道点,没准将爷一高兴,就带咱们第一团去了呢”“嘿,你小子机灵啊”上去给他后脑勺来了个大耳光,文孟是兴奋的叫嚷着:“今个不喝酒了,牵马,老子要去东江学府”文孟还真是个直肠子,这头苏长梅没走多久,他的十几匹马也是奔出了铁义参将府,毛珏对教育可够重视,这儿出去,就有直道通后山,这个点了,学生们也放课了,他这一进来,还真是正好赶上他的酒友,沈光祚的侄子沈康达抱着几本书从教室里出来。天知道文孟怎么和这个酸秀才交上朋友的,眼前一亮,这货上去就拽住了沈康达那长长的衣袖子。“喂,秀才秀才,老子有个急事儿,你快给老子讲讲,管仲是那颗葱,很能打吗”“吼吼文酒鬼,你这粗货居然还好学起来了”简直是一副天上掉下大象般的表情,不过好为人师是这帮酸秀才的通病,惊奇片刻,这货也是热心的一拽文孟衣袖子。“将爷督建东江学府,连手下大将都来求学,东江,真是文风盛行之地,跟沈某来,今个不论如何,沈某也要一解文酒鬼之惑”本来就想个问个什么意思,还没等明白过来什么事儿,文孟这货就被沈康达给拽到他屋子里来了,咣当一声重响,春秋,左传,竹书纪年,一大包子沉甸甸的古籍在文孟双眼发蒙中撂到了他面前,紧接着,翻着书,这沈秀才摇头晃奶的拽起了文言文来。“管仲者,齐相也其才之贤,孔圣尚感而评之,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灯油一点点的往下降,日头也愈发的昏暗,可是背着手,摇头晃奶的沈康达唾沫狂喷甩了快一个时辰,愣是没个歇着的模样,听的文孟是双眼发直,满面茫然,嘴角不住地抽搐着。这管仲,好可怕啊这头毛珏在搜肠刮肚,想着损招去搞德川家,那头,京师却是忽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六月初五,京郊,足足上百锦衣卫列队等候在那里,而且恭候在道边的,还尽是高官。鸿胪寺少卿吴梦堰,礼部侍郎赵事卿。这崇祯皇帝自比小太宗,自他登基以来,也的确是一改万历天启朝的懒散颓废,勤政到兢兢业业的程度,偏偏老天爷似乎就爱开这样的玩笑,万历朝没出啥大乱子,天启朝也没出啥大乱子,偏偏到这位爷手头,大乱小乱不断,就上个月,陕西流贼一举冲破山西官军包围圈,杀到河北来了,在京畿眼皮底下攻破赵州,真定,顺德,西山几个府,关外来的左良玉军败于武安,川军总兵邓杞还败死林县,加上一如既往山西陕西的大灾,山东的大水,江南的奴变,到现在,就没个好消息。偏偏入了六月,临海的倭国居然派使团前来朝见大明,这可是太提气长脸的一件事儿了,天朝的气度哪儿来的不就是万国来朝给捧起来的吗尤其是倭国还不同于其他属国,天启年间,曾经与大明在李氏朝鲜大战了两场,虽然大明胜了,可那场仗倭人的凶悍也给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么一个海外强国都来朝见大明了,不正是说明陛下英明,国家“富强”吗得到山海关那头,辽东总兵祖大寿发来的搪报,要不是实在没钱,崇祯皇帝都想学隋炀帝那样来个彩缎缠树,酒肆吃喝不要钱了,不过他也的确是从隋炀帝那儿学到点东西,四九城从北面顺德们一直到鸿胪寺来了个清街,外省逃来的难民,什么乞丐花子,一律清走,几个门面还拿漆重新刷了一下子,好歹也弄了个金玉在外。可惜,上到皇帝,下到这些大臣却是浑然不知,真正京师城窘迫穷困的模样,早已经在使团眼中了。终于到了眺望着两位穿着绯红官服的大人物在那儿面色威严的等候在那里,本来提了一道的心,忽然在宋献策胸口又放下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戏耍报仇般的快感,想着即将在自己手里导演的一幕,这矮子快意的跟着两个比他高点有限的使节跳下马来,恭敬地一鞠躬。“下国使节拜见天朝大人”第二百六十三章朝堂打脸真是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待遇,今个受了个整齐,锦衣卫开道,朝廷大员陪同,敲锣打鼓中招摇过市,一道上,不断有京师市民好奇的对着使团指指点点,有些自号见多识广的书生也趁机显呗,把万历年间与倭人的大战以及倭国如何凶猛强大显呗了个淋漓尽致,而护卫使团的卫队显然也没有阻拦的意思,反倒是有点推波助澜的意思。热热闹闹中,一行人被迎接到了珠市口附近的鸿胪寺驿站,在这儿,第一道坎儿倒是来了,入鸿胪寺之前,要先检验国书,刊合,不过毛珏得到的是真正的丰臣家,在丰臣秀赖搬到李朝王京的一堆破烂中,万历年间与大明来往的朝贡刊合多了去了,也不怕他查,甚至连当年万历皇帝册封丰臣秀吉为倭国国王,据说是被丰臣秀吉恼怒烧了的诏书与印信都是完好无损的带了来,这玩意都可以称为文物了,满是啧啧称奇,吴梦堰还把这诏书给借了出去,说是要呈给崇祯皇帝御览。打发他们走,整个使团也是松了口气,目送着马上摇晃着的俩京官,已经把敬畏心去了不少的宋大头鄙夷的冷笑了一声,旋即回过身多着津野亲代两个使臣吩咐道。“觐见之前一定不要露出口风来,剩下的交给本官。”“下官遵命”这倭国使团的到来,真仿佛一股娱乐风,占据满了街头巷尾闲谈的话题,朝廷似乎也特意多加以宣传,也好让辽事以及流民造反带来的负面压力减去点,本来宋献策还摩拳擦掌想给自己造势,不过这样一来,还免去了他的麻烦了。六月初八,紫禁城。这几天崇祯皇帝的心情也格外的晴朗,昨个一个小宦官打坏了御书房的砚台,他居然也没有发怒,似乎吃的东西都多了点,而且他的书房里,还多了一张倭人进献的大屏风,周皇后那儿,也送去了一张大衣镜子。“万岁爷,今个您的气色有好了不少,昨个咱家翻阅古籍,恰好看到唐太宗皇帝御相,今个一看,万岁爷您是颇为神似啊”在一旁伺候着,上朝太监曹化淳那张老脸都笑的松散了下来,满是皱褶的打着拂尘,似乎心情真是不错,朱由检居然也是扭过头,笑骂着问道。“狗奴才,给朕说说,收了这倭人多少银子”“哎呦,万岁爷慧眼如炬啊那个,奴才就收了他们一小箱子金元宝,外带个珊瑚树,这使团进京已经好几天了,不知万岁爷”“今个就召他们上殿吧”“万岁爷,您英明”笑的真犹如一朵老菊花那样,这位崇祯朝呼风唤雨的大太监赶忙是歪了歪嘴,立马有跑腿儿的小太监溜了出去。永乐年间算是大明最强盛的时期,那时候天南地北朝拜大明的使者,聚拢在京师的足足有上千之多,朱由检这辈子最大的期望,也就是如乃祖那样,振兴大明,在青史留个美名,这倭国来朝,无疑能为他在在史官笔下增色少,默许了曹化淳着小动作之后,他也是心情愉悦的更着朝服。不过毕竟是崇祯帝,历史上疑心病最重的皇帝,这头趁着凌晨出殿上早朝走到了门槛,朱由检忽然又是扭过了头,皱着眉头说道。“大伴,自壬辰之战后,这倭国与大明几十年没有来往了忽然朝见,又奉上金银宝物甚多,他们能有何所图”“万岁爷圣明,我大明富有四海,物产丰富,他倭人海外穷国,壬辰之役后见识了我天朝威名,自然是如嘉靖万历年间那样恳求朝贡通商,他们那点小心思,真是瞒不过万岁爷。”想也不想,浮沉往胳膊上一搭,这曹化淳随口答道,话语间还顺道又拍了崇祯帝一个马屁,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再没说话,朱由检是一副帝王威严模样,乘坐上了肩撵。似乎也知道今个有大事,难得那些烦心的西北边事,江南水灾没被御史朝臣成堆成堆的那出来,山呼万岁朝见之后,仅仅当朝处理了些小事,一个来时辰,便处理过了。这个时候,鸿胪寺少卿吴梦堰又是站出了朝班,跪拜在了中殿,老家伙六十出头了,声音却还是洪亮的很,大声洋溢着说道。“陛下,海东之国扶桑遣使朝我大明,已有数日,化为之国心向教化,期盼目睹陛下之天颜,老臣斗胆,恳请陛下召见扶桑使臣,传达我大明之威”“哦此事阁老可曾听闻”说着,习惯性的崇祯皇帝将视线转向了左手边上,站在文官队列最前面的,是个面容微胖,却是身材挺拔,目带神光的老头子,咋打眼看过去,这老家伙似乎随时脸上都带着一股子和煦的笑容,好像个好好先生,可只有真正相面之人,才能看出他藏在眼底的那股子狡猾。“回陛下,老臣略有耳闻。”“那你以为如何”“老臣凭圣意”崇祯朝,阁臣跟走马灯似得,换了五十六个,足以见崇祯用人不专,可是温体仁绝对算的上个异类,在首辅位置足足坐了八年,还把同样奸诈的够呛,靠着弹劾袁崇焕起家的周延儒给赶下了台,可见其能,在揣摩崇祯帝心思上,这人简直绝了,而且故意与群臣对抗,表现出一副孤臣的模样以取得皇帝信任,就这么几句话,这老鬼什么都没说不说,还把自己那份恭顺给表现了出来。偏偏,皇帝还就吃这套,满意的点点头,朱由检一个眼神,曹化淳就猛地甩出了浮沉。“陛下有令,宣扶桑使节觐见”“宣扶桑使节觐见”这回不用照着裤裆狠狠一拳,原版的尖锐太监声音在紫禁城内此起彼伏,这些天都在时刻准备着,不到片刻,津野亲代还有常陆信雄两个矮子穿着倭人的公卿大袍,小步急促的就走上了朝堂,离着多远,已经是猛然的拜了下去,五体投地,三拜九叩着,那模样,要多恭敬有多恭敬。别说,这模样,还真是取得了大明朝君臣不少的好感。“扶桑使节扣见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使者平身”“谢陛下”礼节的对答过后,两人又是恭敬的束手站在一边,跟乖宝宝一样,看的崇祯帝饶有兴趣的问道。“贵国几十年前,曾对我大明属国大动干戈,当年的丰臣家主可是气焰嚣张的很,如今,为何又朝拜于我大明”“回陛下,中原有典故,夜郎自大,当年老家主亦是如此,另我朝中尚有奸臣德川家康,暗地怂恿家主,这才造下了如此罪孽,请陛下恕罪,晚年老家主幡然醒悟,并接受陛下册封,如今,我丰臣家新家主继位,亦是来向陛下请封”说实话,到现在,倭国使团来的具体目的,大明的满朝文武还是不太明确,可这一句话之后,所有人又都兴奋了起来,大明的正统地位又回来了永乐年间,万国来朝,所有的外国君主,只有得到了大明的册封,才算是正统,那时候大明的一句话比几万jūn_duì 都管用,就算大明封一条狗为王,那国国民也得拜见这狗王,不然的话,像安南国,三十万大军平推过去,胆敢忤逆大明的胡氏一家权臣举家被诛,安南在东南可是强国之一,都撑不过一个回合,更别说其他人了。可再辉煌,那也是昨日黄花了,如今的大明,也就册封册封李氏朝鲜这个忠实小弟,国力衰弱下,与南洋诸国的联系早就断绝,连哪些国家被西方殖民者灭掉都不太知道,还有蒙古部落,崇祯继位时候,蒙古右翼也尚且归属于大明,可这几年,随着后金的征伐,大明九边亦是一步步暴露在外。这个时候居然有扶桑来请册封君主,这意义可太大了,以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