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分节阅读 324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324

  北洋新军阀

在了地上,眼睛冒了半天金星,沈戎这才缓过来神儿,气急败坏的咆哮着。“老文,你他娘的有病吧打老子干什么”“你他娘的还说你为毛窝在这个曹州城老子他娘的都到山东了,你娘的竟然没迈出曹州城一步”又是一拳头狠狠印在了沈戎的左眼上,文孟是比谁都恼火的杯咆哮着。“你他娘的知不知道,就因为狗日的你小子不在,这一道上死了多少人一路上浮尸累累的模样你他娘的知道吗”这淘汰太过残酷,以至于死人堆里洗过澡的文孟都被震惊了,然而,被闷成熊猫眼睛的沈戎,被再一次击倒之后,却是不倒翁那样猛地弹射了起来也是怒火交加的破口大骂着。“你他娘的有病吗老子不出兵,不还是军师”普通,一块石头猛地砸在沈戎嘴上,哎呦一声,这会又给他添加了个香肠嘴,跟在后头,宋献策那张大头儿子脸上明显显露出一股子不自然的怪异来,先下手为强砸了他个说不出话来,旋即这江湖卖药的也是跟在后头起哄,跟着在那儿叫嚷着。“老文说的极是沈戎,因为你这怯战,死了多少人,你知不知道老文,我支持你干他”嘴唇肿大了半圈,听着宋献策的叫嚷,他的眼睛是忍不住瞪得滚圆,嘴里含糊不清的叫嚷着想要辩解着,可惜,话还没说明白,就是被文孟一拳头焖到了鼻梁上,再一次红的青的开了染坊那样被焖倒在地,也不跟他多啰嗦了,骑在沈戎身上,这货就是轮起拳头一顿削。这把人领到了曹州之后,宋献策与文孟两个是终于松了一口气,两千四百多的东江亲兵在手,官军哪怕上万人,文孟都敢不放在眼里了,进了这儿,三十多万难民也是得以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又是进入了东江模式。排队毛珏后世是最不喜欢排队的一个人,偏偏东江干什么似乎都的需要排队,每天一大早晨,宋献策是亲自带着手下师爷去驻扎在城外的难民营去挑选人,然后领着进城,绕着曹州城四门足足绕上一圈,这才从东门出发。记得木兰诗里有着一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赞,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他们这些难民则是东门领布鞋,西门领长衫,南门领被子,北门领便当。徐大壮就是这三十万难民其中之一,普普通通的一员。说实话,虽然招安了小袁营,可毛珏的东江绝不是开善堂的,从河南逃难到了这里,灾民的处境也不过是从一天一顿小袁营种的高粱粥换成了一天两顿苞米地瓜粥。这从小长得就壮实,一米八多的大个子站在普遍营养不良的难民群中,都显得鹤立鸡群了,据说为了养活他这个大个子,徐大壮父母把他两个姐姐一个当做了童养媳,一个干脆送了人,省下的口粮这才把他这个唯一男丁拉扯大,可就算如此,那几亩薄田扣了税也不够三口人吃,尤其是还有着这么个大肚子汉,崇祯八年的大旱灾,他家顶梁柱,他老爹就因为过劳加上挨饿,倒毙了。才十来岁的徐大壮不得不把自己当牛使唤,拉着犁耕田出来,养活自己娘家,然而就算是少了一口人,就算是徐大壮把自己当成牛来使唤,干活犹如拼命,几年下来,田里打下来的粮食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够吃了。崇祯九年,挨了半年饿的mǔ_zǐ 俩似乎终于迎来了个曙光,县里据说回来了个探亲的太监,临走时候还要带几个家乡子弟递补宫缺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真要饿急了,人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的,更别提给自己身上小兄弟来一岛那简单事儿了,别看是割鸡之痛,明清时期,却是个穷人家孩子争抢的美差,简直比后世铁饭碗还铁传宗接代已经顾不得了,徐大壮他娘是七大姑八大姨跑遍了,借了二两银子贿赂过去,好说歹说才把徐大壮给塞进挨一刀的队伍中,这好像也是他平生第一次排队,裤子拖了,家伙事儿抻直,眼看着轮到他了,那个拿着血淋淋小弯刀的没胡子家伙要切下来,衙役闯进来了。免了一刀之苦,带来的影响却是击垮了徐家,这太监是个骗子。他是个无机物加没蛋的没错,却不是太监,进公的阉人才有权利称公公,在宫里官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以称太监,这骗子是早几年同样被阉割了,到了京师之后却被发现被骗,不得不待在京师乞讨流浪,比京师的乞丐都低一级的阉狗,对,京师百姓就是这么称呼的。用阉人,是皇帝才有的特权,大臣偶尔用,也是皇帝赏的普通人家根本不敢用阉人,他们这些自己割鸡割鸡的,在京师也除了乞讨没别的活路了。不过这骗子还真是有梦想的阉人,等了两年补缺都没补上,倒是朝廷选拔太监的流程他看了个大概,男人被阉了,心里也随着变得扭曲,再也等不下去的骗子太监干脆冒充探亲太监,挨个县城行骗,这头把人传宗接代家伙事儿给割了,那头收点银子转身就跑,已经让他成功骗了六个县了。要不是上个县一家地主也把儿子送来切了,足足送了十几两,最后他还跑路了。勃然大怒的地主家联络了附近几个线,这才把他抓到。二两银子已经是几个家的全部积蓄了,这年头可没有退赃一说,那个假太监直接被以妖言惑众拉出去砍了,可银子却被县太爷与师爷分了,备受打击的徐大壮她妈也是干脆一病不起,正好赶上崇祯十一年也是大旱,他娘也撒手西去了。不过也真叫这小子命好,这才刚开始逃荒,就遇到了东江难民群,闻着一股子粥香,他是眼巴巴的就凑合了过去,糊里糊涂的就跟到了山东。每天一大早,徐大壮就早早起来,第一个排队人落在了火炉子前面,端着个竹筒碗守在前面,这头争取第一个打出饭来,也不顾烫,端着他又是去了难民营门口,在那儿蹲着吃。因为每天早晨,都有个脑袋大脖子粗的家伙路过这里,来挑人第四百一十二章填边大清早难民营就冒出了炊烟滚滚,一口口大锅薯与敲碎的小碴子粥一并翻滚着,排着队的难民拿着东江发的木头竹节一人接一碗,拿着两根树枝做成的筷子就在边上扒拉着吃着。徐大壮不是个有心机的,或者说灾民有心机也有不起来,当你肚子空空如也时候,大脑所能做的两样工作只有找吃的与休息,什么伦理道德,阴谋诡计,都被丢到了一边,考虑不起来,这就是人饿急了连人都能吃的原因之一,不过端着碗,他还是尽量的往门口待着,等着那个每天都来的大脑袋豆芽。能够吸引只有一样东西,肉听那些早到的流民说,每天被这大脑袋豆芽菜选中的,可以先到城内领东西,领完之后,就能到东城门外的棚子吃顿饭,有菜有汤有肉活了二十多年,徐大壮记忆中只尝过一次肉的滋味,那还是乡里宋大户家儿子考上了秀才,宋大户杀了几头猪,摆酒宴请十里八村的乡亲,这才捞到一块。去哪儿徐大壮不知道也不关心,挨饿了小半年,能有口肉,就能犹如飞蛾扑火那样吸引着徐大壮。想着肉的滋味,扒拉着竹筒里的番薯似乎都香甜了几分,这徐大壮脸上也禁不住露出一股子憨厚的笑容。这功夫,难民营门口一阵阵喧哗声忽然响起,又是那大头豆芽菜来了,徐大壮的臆想也被打断,急促的想向上靠,可是低头看看碗里剩下的那点渣子,又是不舍的用筷子挎干净,这功夫,门口已经被一大群难民给挤满了。不过难民营门口,没人敢挤,最前面的,全都是各个流民团伙的头目。自周尔敬出走之后,小袁营的凝聚力就开始下降,这一道迁徙,前前后后又汇入了十多万流民,这些人对袁时中可没啥认同感,一股股流民的稀释下,小袁营算是成为了历史,成为了昨日黄花,可就算如此,宋献策还是不断的想方设法削弱原有的流民组织力量。“拜见宋大人”“行了,都起身吧今天要你们筛选出来的名单,弄好了吗”“回大人,都弄好了”一群小头目是争先恐后把自己名单向前面递着,看着踊跃向前的人群,被几个亲兵隔开,宋献策又是慢条斯理的晃晃扇子。“既然如此,那开始吧”门口几张桌子,坐着几个师爷,翻着花名册不断的记录着,被小头目们选出来的流民一家家的在这儿留下姓名,旋即就被领出流民营,排着长队向城里走去,眼看着前面队伍越来越长,徐大壮是悲催的耷拉下脑袋,狠狠给自己脑门来了一拳头。都怪贪了那一口嘴,今天估计又赶不上出吃肉了。不过,今天似乎成了他的幸运日那样,就在这货迷糊中,勉强算是他小团伙里面头头,跟着一块逃难出来的宋大户猛地挥了挥巴掌。“大壮还不过来”“宋爷这孩子就自己孤身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给填补下名额呗”“小光棍不错东江还就需要这样的,进来吧”大脑袋豆芽赞赏的点点头,徐大壮就被拽着肩膀迷糊的塞进了队伍里,录了下名字,也是跟着长龙那样的队伍往城里排了去。此时东江给人最大的印象,并不是骁勇善战,也不是热情好客或者物产丰富,而是不耐烦,门口的师爷就是心急火燎,这才刚进了南城门,手里猛地被塞了一双新布鞋,旋即几个东江人员就又是不耐烦的叫嚷起来。“下一个”每年从草原上,至少能进口十几二十万张皮子,这鞋底儿是上好的牛皮鞣制,鞋面的帆布也是好几层,虽然看上去土里土气,可不少难民都是光着脚,有鞋了就阿弥陀佛了,更何况还是新鞋。只不过还是舍不得脚底下那双烂鞋,那可是当娘的生前给纳的,穿了五六年了,已经破了十多个窟窿,快成拖鞋了,咽了几口口水,跟着其他人坐在道边,把旧鞋珍惜的塞到裤子里别上,又把新鞋套上,徐大壮有些郁闷的发现,这鞋大一圈。也难怪,三十万难民东江又没时间去测量每个人脚大脚小,就定制了三个大小,小孩一种,妇女一种,男人一种。鞋大了,塞里鞋垫一垫还能穿,外面还有收紧的袋子,小了可就没法穿了,这晃悠着松松达达的,回头徐大壮还想去人群里换一双,谁知道这功夫,鞋摊面前,忽然吵了起来。“嘿,驴日的,凭啥不让俺拿”似乎是城里的两个小痞子,摸进来抓了两双新鞋就想跑,偏偏被东江的办事员眼疾手快给按住了,这俩人也光棍,扯着嗓子哏着个脖子,开口就骂将了起来。“这是东江发给移民东江难民的物资,放下”“老子就不放,怎么着吧有本事打死我”俩人往这儿一吵吵,顿时城门口被堵了一大块,前面的回头看热闹,后面的也进不来,眼看着混乱,俩小痞子禁不住更加得意洋洋,气焰嚣张,右面那个,还干脆往地上一坐,撒泼碰瓷儿那样叫嚷起来。“哎呦喂,你把老子腿吓抽了,陪银子吧今个没有十两银子,你就别想再开张了”可这派发员居然还不和他们吵了,面对耍赖的俩人,他是直接狠狠吹了一声哨子,紧跟着,几个穿着黑色盔甲的军汉蛮牛那样撞开人群,直接挤了进来。“嘿,当兵的当兵的就能唬住小爷,告诉你,俺可是练过的你他娘,哎呦”牛逼没吹完,俩人已经惨叫了了起来,在徐大壮看着发傻中,两人架着一个,犹如拖小鸡那样给拽出了人群,又在难民群倒吸着冷气中,不管他俩如何的哇哇乱叫着,脖子上套了根绳子,俩地痞直接给吊城墙上去了。这东江可够狠的吓得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也不敢看那活鱼一样贴着城墙面乱扭的地痞,趿拉着大鞋,徐大壮赶紧跟着人群绕着城墙向西溜达过去。接着是一套新衣服,被子,打成个包袱背在后背上,到了东城门,一股子浓郁的香味顿时扑鼻而来了,大锅里,肉和菜炖在一起,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另一个大桶里,竟然是满满一大桶的大米干饭,又是几个东江派发员不耐烦的给挨个难民盛着饭,放着菜,这头,还有人不断从后头拿出一个个竹筒子把木头封盖打开,里面封好的罐头猪肉,牛肉干,鱼肉直接倒进了锅里。又是把跟狗碗那样吃饭的竹筒打满了整整一大碗,蹲在一边直接塞了一大口,徐大壮顿时是泪流满面,吃着这口里的吃食,这才感觉自己活的像个人啊要不以前活得还不如村里头的牛了这连肉带菜差不多能有七八两,可对于饿了十几年,又吃了好几天稀粥的徐大壮来说,简直是意犹未尽,可把最后一粒大米饭粒都舔进嘴里,想混回去再打一碗,看着城墙上也挂着的,招了满天苍蝇的痞子,这徐大壮又不敢,就在这功夫,和他一股子流民队伍里,算是邻居的隔壁村儿赵六忽然一巴掌拍在了他肩膀上。“大壮子,还不快走日落之前赶到班县,还能再吃一顿肉菜,太阳下山之后就不供饭了”饭一听这个,眼珠子都圆了一圈,包袱往身后一背,穿了眼的竹筒饭盆裤腰上一挂,没等那赵六反应过来,一阵黑旋风那样,这徐大壮就没了踪影,愣了半天神儿,看的这赵六无奈的一咧嘴,也是把包袱一背,转身跟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