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分节阅读 375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375

  北洋新军阀

为他接风的则是前大明蓟辽总督,如今的十九厂生产车间主任吴阿衡,两位曾经的大明高级官僚如今也算是适应了这辽东的土味生活,鼓鼓热的土炕上方桌子一摆,一大盆煮好的青玉米,一大盆土豆蘸当地大酱,还有大锅的猪肉炖粉条,两个人盘着腿儿就着苞米酒,一口一口的滋溜喝着。“孙大人,恭喜高升了为兄我敬你”“吴大人这是笑话兄弟了,如今我还是戴罪之人,以刑徒身份出任指挥,何来高升之说只是为朝廷略尽薄力而已”还是那一副古井无波的模样,端着酒杯,孙传庭是淡然的说着,然而,接下来的话,吴阿衡却是让他淡定不下来了。“孙兄还在为这个刑徒身份耿耿于怀吗而且,孙兄真的是在为朝廷略尽薄力吗”“吴大人这话什么意思”孙传庭情不自禁的放下了酒杯,凝视过去,不过吴阿衡倒是很泰然处之,从容的把酒一饮而尽,吐出口浊气,这才舒服的回答着。可他却没有正面回应孙传庭的问题,而是声音有些阴沉的说道。“孙兄南下督军这段日子,上面又来了塘报,朝廷朱仙镇大败四十万大军一败涂地,一切如孙兄所料的那样,闯贼已经成了气候,陛下无人可用到从东江,把袁崇焕袁督师给挖回去的程度了”“孙大人,你也督过陕西,而那傅宗龙汪乔年两败之后,三边还剩下什么你不会心里没数吧。”“反正为兄我老了估计为兄这辈子也就待在这十九厂了倒是孙老弟你,好自为之吧”孙传庭算是听了明白,没想到硬邦邦的吴阿衡比他先认了命,首先东江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已经是明朗化,就像唐朝末年藩镇与中央的关系那样,而朱仙镇之战的结果已经让他对崇祯不抱希望,自己走后他将成为十九厂厂长,也满足这个厂长,不再想回大明了。不过他担忧的也不无道理,自己明显更得到毛珏重视,在东江崭露头角的机会也多,一但将来毛珏真的自立门户,扯旗子与大明朝分庭抗礼,他该何去何从就像三国时候的荀彧那样,一心忠于大汉朝,却辅佐着汉相曹操,当曹操与汉献帝对立之后,那股左右为难的劲儿,不足为外人道也真到了那一步该如何选择,孙传庭自己心头也是没个谱,他干脆把话题岔开,一昂头也是把那杯酒灌下去,接着伸手为没人再一次斟满一杯,一边喝着,一边说着。“我被认命为鹤岗镇统将,这次回来就是把鹤岗镇的屯兵组织起来,跟随大军南下,老哥,下个月中十五日就是军时集结与进发我也需要十天,明个开始,老哥你可要抓紧时间秋收,厂里的工作也得提前安排明白了,一但开战,小伙子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这个消息,又让酒桌上气氛变得死寂,得感谢毛珏,从盒里掏出根烟抽上,狠狠把那些烟尘都吸到了肺里,狠吸几口,吴阿衡这才又是凝重的问了一句。“你把小伙子们带出去,也一定能带回来吧”这一回,孙传庭的回答却是快而果决了许多,他是重重的点了点头。“与建掳之战,就算孙某粉身碎骨,亦是全力以赴,虽然不敢保证全带回来可我也绝对不会让他们白白死在战场上的”砰的一声,两个瓷杯重重的磕在了一起。今年关内是个大荒年,战火连天,可关外高纬度地区,似乎已经适应了小冰河期的反常,再加上大规模水利设施的兴修,反倒是个大丰年了。家家户户粮仓里堆得满满的,墙上刮着连串的苞米与辣椒,家里猪圈中,猪似乎都跟着肥了几圈,当年新搬迁到黑龙江的关内移民仔细的一粒粮食都不肯掉,已经在这儿生活几年的老东江们则是欣喜的计划着赶集,扯布,做新衣服了。可就在这个欣喜劲儿时候,冰冷的战争号角却是噩梦那样的闯进了家家户户的生活中,这一次是东江前所未有的战争号令,尽余父,举镇南下,关内的局势已经快要明朗化,今明两年,毛珏也要与清国在关外分出个雌雄来了。“哇爹你别走啊”一大早晨,凄厉的哭声已经在厂子大院里响了,看着底下也不知道是第几组家的娃子抱着家里大人嚎啕大哭,孙传庭心头也是酸酸的。“官人放心,家里一切有妾身,妾身和世宁会在鹤岗等着为官人摆酒庆功”相比于下面的生离死别,秦镇军户出身的孙夫人明显是知礼了许多,她仅仅是淡淡的为孙传庭系好战袍,边上,孙传庭的长子孙世宁亦是安静的送行着。这一幕在大明时候已经经历了多少次,可是如今,头一次孙传庭有种舍不得的感觉。看来日子真的太安逸了心中暗思,脸上,孙传庭却是难得露出了个笑容来,伸手执住了系着袍子扣子的那双手,旋即又是伸手拍了拍世宁的脑袋。秋风阵阵,重新披上战袍的男人们排着队在厂门口领取了燧发枪与刺刀,汇入队伍中,旋即重新组成了东江横行天下的大军,又是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阳台上送别的娘俩,孙传庭心头的天平,似乎又向一边坠了几分。“驾”第七百八十二章尊重天下都在起舞,毛珏又怎么肯落于人后散布在黑龙江平原上的村落汉子汇聚到宗镇,然后再开拔向松花江流域,浩浩荡荡的队伍宛若小溪汇聚成大海那样,东江公路上,拉着物资的马车后面跟着步兵大队,一列一列的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挨着大公路不远,急促的蒸汽火车向天空喷涂着黑烟,袒露的车厢上拉着沉重大炮,从炮衣中露出的黝黑炮口闪烁着寒光,还有一队队扛着刺刀的列兵依靠在炮身上。而且像苏联卫国战争时候那样,部队前进的道路边上,还有着一个个东江狂热军官,嘶声竭力的演讲着。“东江的士兵们战斗吧为你的儿子,未来的孙子创下功勋”“我们不得不应战去年,那些建奴攻下了辽西,把上百万明人掠夺成包衣奴隶,剥削的他们的血汗,不想让子子孙孙走上他们的老路,就奋战吧”“灭了这些鞑虏,保卫我们脚下来之不易的土地”东江是由流民与辽人难民组成了,他们太知道这颠沛流离之苦了本来离开家还带着依依不舍,可是在这些嘶声力竭,恨不得把血吐出来,把声带扯断的嘶吼中,一个个汉子也变得热血沸腾起来,不知道那一队率先嘶吼着杀鞑子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吼叫声就响了起来,响彻了东江的大路上。短短五年前,为了保卫东江,毛珏将每一分力量都挤出来,也不过动员了九万人,最后还是靠着属国朝鲜与扶桑的部队,这才击败了皇太极,可这一次,仅仅东江自己发动的兵力就多达二十五万,大炮六千多门,骑兵两万,以东江七支半的常备部队为中心,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八个大兵团。再加上火车,辽东湾还有今年刚下水的蒸汽军舰,虽然武器装备上还是被清鸟初的北洋军甩出去半条街,可毛珏梦想中,接近近代化部队的北洋军明末版本已经是被他一点一滴大人搭建了出来。这一次作战,他要实现后世东北王张作霖的权势与版图,为东江夺取整个辽东,为进一步入关争夺天下打下基础。多少次为明腻初这被世界狠狠甩下的大拐点而扼腕兴叹,这一切,在自己手里,都有机会改变了火车隆隆进行着,看着窗外忽然跑过的大队骑兵,毛珏是忍不住看的出神。“将爷将爷”冷不丁有些不高兴的呼喊这才让毛珏回过神来,转头回去,阿德蕾娜有点小恼火的看着自己,下面,已经成长壮大起来的一排将星也是变得鸦雀无声。“抱歉,本将有点走神了说到哪儿了”“这次作战的大题布阵图已经基本上向各位将军阐述清楚了,将爷还有什么训话补充的吗”一双双眼睛再一次变得炽热,落在自己身上,虽然这十年,东江过得还不错,可不代表以老辽人为主的东江上层军官团忘了曾经建奴留下的血债,在他们期望中,毛珏也是不负众望,满是嗜血的直接把刀子从腰上取了出来,咔嚓一下子扎在了作战地图上。“这一次南下作战,占地不是主要任务,你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杀人不管是蒙人,建奴还是包衣只要胆敢卧着凶器拦在我东江道路上的,一律斩尽杀绝曾经努尔哈赤屠戮了上百万辽东明人,把我们的土地夺去今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屠戮还回来”“消灭这些八旗军主力,砍了那些引弓射箭,劫掠我们的蒙古人,杀得部族没有车轮高的男子为东江的后裔把这生存空间夺回来”“末将遵命”毛珏杀气腾腾的训话让本来已经热血沸腾的军官团更是血灌瞳仁,以阿城参将孔有德为首,所有人几乎整齐的豁然站起,拳砸左胸,轰然领命。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也是不可能瞒住宿敌清国。此时,整个贝勒旗主议政大会几乎是争吵成了一团,那些高高在上的固山额真们面红耳赤,一个比一个嗓门大。“皇上,这完全是这汉狗的错如果不是他,我朝又如何会赔了那十万两黄金,还堕了我大清的威风,竟然要向崇祯那小子称父皇帝奴才建议,杀了范文程那老匹夫”杀气腾腾,豪格那大嗓门嗡嗡,震得十王亭瓦片似乎都吧嗒吧嗒作响了,紧跟着他,岳托,图儿格,索尼,鳌拜等清国骨干们是一起站了出来,磕头迎合着。“皇上,豪格贝勒说的是啊”“皇上这些汉狗让咱们满人都变得软弱了把他们都赶出去,才能恢复我建州雄风”“杀了范文程这匹夫”一声声叫嚷中,跪在角落里的范文程哆嗦的犹如筛糠那样,一句话都不敢说,仅仅不住地磕着头。不过坐在龙椅上,皇太极看着豪格的眼神却是无比的失望,朝列中,就算是一向跋扈不喜欢汉人的阿济格,还有去年才在奴隶堆里逃回来的多铎都是一言不发,他这成了反汉急先锋,如今朝中的汉人势力可不小,他这等于把汉八旗全都得罪了。而且同意范文程计划的时候,皇太极心里已经有了这个觉悟,毕竟和他一样,毛珏也是个枭雄,他怎么可能为一纸大明朝廷的和约就放下刀枪,看着自己舔舐伤口范文程其实还算有功,毕竟他为清国争取了个比较和平的后方环境,尤其是还开了香河,山海关的马市,有了贸易的补给,大清国也不算那么一穷二白了满是厌恶,皇太极干脆没搭豪格的茬,而是转头向下张望过去,声音和煦的问道。“洪先生,东江毛贼气势汹汹而来,您有什么可教朕的吗”这一句话,让整个朝堂的注意力都汇聚在了汉臣行列中,那个新加入的不速之客身上。如此多目光汇聚在自己身上,洪承畴却是心头发苦,像吴阿衡这样对大明朝失望的士人已经越来越多,亲历了宁锦大战的洪承畴更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现在感觉,自己好像又做了个错误的选择。这就是满万不能敌的八旗铁骑东江兵马还没杀到,自己内部先乱了起来,大臣们相互指责,拉帮结伙,这和大明朝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贰臣都做了,总不能再做个弎臣吧声音低沉,洪承畴是艰难的跪在了地上,磕头应道。“皇上,臣新归附,对于辽东尚不了解,具体战法臣不知,不过臣以为,此时当向大明求告,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大明皇帝下旨训斥,就算是不能让毛贼退兵,也能让他士气浮躁,躁则生乱”“并且官,明师善守而不善攻若与东江交锋,当正面相持而不轻战,用奇兵,袭扰东江粮道,饿其士兵卒,待其士气崩溃,退兵之时,再行趁之”除了告状,这可以说是洪承畴宁锦之战的复制版,如果明军真坚持下去,说不定溃败的真是清军了,可惜,就有着崇祯这一通瞎指挥,白白葬送了局面,让清人有机可乘。只不过这个建议没说完,豪格又是杯的咆哮起来。“我堂堂八旗铁骑,向屡战屡败的崇祯小儿求告老子要杀了你”“豪格”再也忍不住愤怒,皇太极亦是拍案而起,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外面几个禁军忽然是扣门求见进来,在八旗大臣愕然的神色中,猛地跪在了地上。“皇上,抚顺守李延庚派兵护卫东江使节即将抵达盛京,求告部下,接见与否”一瞬间,整个大清朝廷跟集体断了气儿那样,鸦雀无声。这是宋献策第二次登上清国朝廷了,是洪承畴第一次接触到东江镇,第一印象,洪承畴明显皱了皱眉头,因为这个东江使臣实在有点拿不出手,大脑袋,侏儒身子,这样的人在大明都是受鄙夷的。可令他震惊的的是,整个朝廷,哪怕是刚刚最嚣张的豪格,见了这么个矮子,都露出了忌惮来。“辽东督师毛珏麾下前军赞画官宋献策拜见清主”这一次,气势倒是比上次东江之战时候微微收敛了点,宋献策不卑不吭的一鞠躬,旋即双手从怀里捧出了一份黑皮的公文来,声音不大却是振聋发聩那样在朝堂上响起。“奉我家督师之命向清主送来东江战书”这让那些贝勒旗主,台吉们心头再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