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分节阅读 427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427

  北洋新军阀

自镇守中军,望远镜望着厮杀成一片的城池,李闯是忍不住昂起头来哈哈大笑着,指着城头对着他的文武百官豪言道。“嗟尔大明,大数已尽矣”第五百五十二章活路等死二月二十六,太原陷落,三月十三,精疲力竭的信使抽着同样气喘足足的飞马,把这一噩耗传到了京师。虽然这已经不是大明帝国第一座失陷的大城重驿了,可依旧让整个朝廷震惊了一把,太原是山西镇的核心,这儿的损失标志着大明再失去一个省,九边再断了一大截,挡在闯军面前的朝廷领土已经不多了。养心殿内,气氛凝滞到让人窒息的程度,崇祯皇帝已经没有心思再召开大朝会了,仅仅将三十几个重臣聚集在了宫内,他也意识到绝对不能再让人多嘴杂来阻碍办事效率了,如今的大明,拖不起然而这权利核心圈儿也没让崇祯皇帝感觉到有丝毫不同,一张脸铁青,他就像是头杯的狮子那样,在人群内止不住的咆哮着。“太原陷落山西丢失晋王被执诸位阁老先生们,就没有点什么以教朕吗”就像是一群没写作业被拎到教导处的学生那样,一个个朝廷栋梁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儿,仿佛就像是发现了万有引力那样看的聚精会神,没有哪个人敢把自己眼神与皇帝产生那么哪怕一丝一毫的接触。任凭崇祯如何咆哮着也叫嚷累了,他是双眼发红,在陈演心头战栗中,踱步到了他面前,不过超乎寻常,这一次崇祯还是没法火,声音嘶哑的问着。“首辅大学士,当前情形,当如何应对,请君教我”豆粒儿大小的汗珠子从额头滚落下来,低着头抱着拳,陈演却依旧默不作声。他明白,崇祯最希望他说出来那句话就是调关宁兵入卫可他就是不敢说万一被皇帝推卸责任呢“只要先生开口,朕无不从先生就这么一言不发吗”终于再也安耐不住怒火,猛地揪住了他那仙鹤补子,崇祯是怒火滔天的咆哮着,一瞬间,也是被吓得惊呆了,大脑短路之下,陈演是干脆腿儿一软,扑腾一下子跪在了地上,不住地磕着头。“陛下恕罪老臣年迈,耳聋昏花,老臣乞求陛下放老臣致仕吧”崇祯皇帝忍不住呆住了,他也是万万没想到,陈演竟然会是这么个反应,这就是大明的首辅这就是大明的内阁救命的银子与粮草终于有了,可卡着大明朝挽救自己生命的,竟然是文官集团制约黄泉的内阁无论如何,陈演,张缙彦就是不肯走内阁发出这道调兵命令,真叫哀大莫过心死,踉跄了两步,崇祯皇帝也没再说什么,摇晃的向回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呆滞的向回挥着手,示意着一帮大臣。你们可以滚了滚回家等死好了可就在这时刻,一直死寂的臣僚中,终于还是响起了个有力的声音。“陛下,臣请迁都”愕然的回过身,崇祯却是看到了出使过东江的中允李明睿猛地走到队列中间,在那些大臣们同样惊愕的目光注视下,他是把戴着乌纱帽的脑袋重重磕在了地上。“陛下,如今北方沦陷,群贼四起天公不佑,遍地灾荒,朝廷已有颠覆之危然我朝太祖本自起兵于江南,淮河以南,民心安定,百姓拥护赋税充足,可为安身立命之所为保我大明社稷基业,臣叩请陛下,临幸南京吧”这声音悲愤慷慨,却是犹如一道光辉扫开了崇祯皇帝心头的阴霾,可历史就是这么急转直下,没等崇祯开口说话,刚刚还跪在地上装哑巴的陈演却是狠狠地磕头了下来。“陛下,万万不可啊”“祖宗之地寸土不可弃,更何况是京师陛下一去,将留下万世骂名”“陛下”陈演的门徒,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更是犹如饿狼那样狠狠蹦了出来,指着李明睿的鼻子就是大骂斥责着。“李明睿此言乃邪说也臣请立斩之”迁都说的好听皇上您老人家拍拍屁股溜了,京师不可能空下来的吧留守京师面对李闯百万大军屠刀的还不是我们这帮内阁重臣倒霉催的你想跑,没门要死,就大家一块死哗啦的一声,总共三十多个阁臣重臣,跪下了十九个,跟着光时亨一起就是重重的磕着头。“陛下京师不可弃”“祖宗之地不可丢啊”“南迁,有违祖训”李明睿也真算是个忠臣了,顶着如此众多重臣惊人的压力,他是怒火冲天的抬头咆哮着。“宋室南迁,得保基业一百五十年东进南渡,保我华夏火种一百余载君等食君之禄,不能为君分忧不说,还要硬阻我大明活路吗”李明睿的话也说到了崇祯的心坎里,同样是面色阴沉,他亦是阴冷的把目光落在了陈演几个身上,开口怒斥着。“都到了什么时候了汝等竟然还朋党倾轧,朝廷能有如今,皆是尔等之罪”“光时亨阻朕南迁,本应处斩,然今乃用人之际,暂寄尔狗头汝等退下”“李明睿,回去拿个详细点的折子,朕要御览”崇祯皇帝强硬的下了决断,李明睿是无比兴奋的猛地磕着头。“臣遵旨”阴霾自陈演,魏藻德,李健泰几个每个人的瞳孔发出,相互对视了几眼,那股子阴狠压抑不住的相互流露了出来。崇祯十七年,这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了,下午商议完,晚上李明睿就把章程拿了出来,如如何调动京营保护,先自天津出海到山东,驻临清王府,然后如何走淮河,同时也像江南官员发出了接待命令。又是一夜未睡,崇祯皇帝也是满心兴奋,跟着参谋着南迁的路线,做着准备,然而,还没等他这个兴奋劲儿过去,朝中百官又是给了他当头一棒,狠狠砸的他眼冒金星。一大清早,轰鸣的喧嚣就响了起来,自己顶不过,陈演是很不要脸的耍了一招,叫人党争化愈发严重的大明文官果然也不负他希望,甭管是不是救命的策略一听南迁,要抛弃京师,这些书生腐儒全都炸了锅,他们还勾引牵连着京师太学生,士子,一时间竟然足足几万人到了宫廷门口跪成一堆,喊着口号抗议着。“保我江山死战到底”“李明睿妖言惑众,臣请斩之”“诛杀此奸臣”这义愤填膺,捋胳膊挽袖子模样,要不是历史上李自成打进京师,一群家伙都投降了,然后旋即转头又跪舔起北边入关的清军,还真以为大明有着多少忠臣呢绝大多数经管,勋贵,根子就扎在京师,他们的产业,财富,土地无不聚集在京畿河北,朝廷可以跑路,可这些东西是搬不走的,谁甘心历史上侨士与土居之争又不是没见过,跑去江南寄人篱下看人眼色没门群情激奋的明庭百官激动的甚至差点闯宫门了。就在帝国沦亡的前夜,这又闹将了起来,将宝贵的自救时间浪费在了内斗中,逼宫的百官一直跪到了第二天下午,方才被锦衣卫驱散,而前些天三十多个重臣则是再一次被崇祯皇帝拎到了暖心殿来。李明睿为他的忠直付出了代价,这一天多,被那些不满的群臣一阵围殴,如今是满脸淤青,差不点没丢了性命,另一头,虽然低着头还是看鞋,可陈演,魏藻德几个明显能感觉出一股子得意来。事情闹到如今,南迁已经是不可能了就算崇祯是皇帝,也得要百官尊从才行,没人拥护他南下,自小最远一趟旅行是出宫到昌平祭祖的崇祯皇帝如何南行的下一双眸子阴沉犹如要择人而噬那样,他阴狠的死死盯着眼前这些群臣们,许久,皇帝方才懒洋洋的问道。“当前之事,诸位先生有何见教”“陛下,南迁之事群臣阻挠,已成泡影,然臣有一计,望陛下应允”这一次,居然是左都御史李邦华站了出来,当庭重重一拜。“臣认为,可趁闯贼为抵京师之前,由内阁拥太子南下,坐镇南京,以保我大明国祚”陈演的嘴角禁不住微微勾起,可同一秒,崇祯皇帝的脸色却是彻底冷了下来。你们保着太子到南京称帝,让朕死守京师当年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徽宗宋钦宗的下场崇祯也不是不知道,更何况现在他已经恨自己眼前这些文臣入骨了自己顶国让他们逃出生天不可能最是无情帝王家至于这样能否给太子一条活路,崇祯是压根没有想过。然而这一次,皇帝也没有大发雷霆,仅仅是淡淡的摆了摆手。“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且无济于事,太子这样孩子家,又做的了什么事,先生们还是尽快研究战守的对策,其余的不用多讲了”再一次,南迁这条活路又被崇祯还有下面那些臣子们齐心协力的给掐死了陈演瞳孔中那亮光也跟着一下子昏暗下来,抑制不住情感,李明睿重重一拳头锤在了地上,李邦华是黯然退下,可对策整个养心殿寂静的如古墓,谁也无一言可发。再一次,大明王朝陷入了等死的状态第五百五十三章意外之喜死亡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最令人崩溃的,莫过于死亡前的煎熬也真是压力产生动力,继位十七年一来,绊倒魏忠贤都是鼓动群臣冲锋陷阵,自己在后面捡取胜利果实的崇祯皇帝头一次,自己打了把先锋。“陈先生不是要告老还乡吗朕准了,回去递交吏部文牍,去吧”还是那压抑的重臣会议,还是死寂的养心殿,相对无言十几天后,崇祯忽然犹如惊雷那样的话语,一瞬间让老神在在的陈演如遭雷击,扑腾一下子软倒在了地上。虽然如今首辅大学士之位犹如火坑,可其代表的权利地位,依旧让这老家伙怅然若失。尤不解恨,踱步到了他身边,目视着失魂落魄的陈演,崇祯压抑着火气,意味深长的问道:“真不要做,先生偏要做朕要做,先生偏不要做先生思量吧”再也不给陈演解释或者请罪的机会,说完这句话,崇祯直接是喝令锦衣卫,把瘫软的陈演给插了出去。时隔了三十多天,崇祯终于是动手了,皇帝之威毕竟尤在,说话间陈演就被拿下了,失去在这个桌子上继续赌下去的资格,这一幕看的魏藻德,李健泰之流都忍不住跟着两股战战,纷纷扑腾的一下子跟着跪倒在地上。“臣有罪”对于群臣的请罪不置可否,耽搁了整整一个多月之后,崇祯皇帝终于是拿出了政治领袖该有的担当与魄力,重重的回到了龙椅上,看着跪倒的群臣,他是字字铿锵,无比愤怒的喝令着。“传朕的旨意,弃守宁远山海关,辽镇军即刻后撤戍守京师,发出勤王诏令,号召天下兵马保卫朝廷,兵部即刻传朕的旨意,不得有误”再也不是如何怎样这样询问的口气,而是令出自尊口,责也自上背在崇祯皇帝出奇的硬挺中,再加上最强硬的反对派被扳倒,内阁六部是终于轰然领命,整齐的磕头下去。“臣遵旨”这声音,哪怕是已被拖出了一丛宫门的陈演也听的一清二楚,忽然间,他脸上那狼狈的失魂落魄消失的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股子疯子般的笑容,在押解锦衣卫差异的神情中,他是昂起头,疯狂的大笑着,旋即猛地甩开两个锦衣卫的钳制,大笑着自己跌跌撞撞向宫门外走了去。十几匹锦衣卫快马自四九城四散而出,一向闹着没钱没银子连侦查都搞不起的兵部,丢官下狱的危机下,当天就把诏书发了出去。而且一向是刻薄寡恩的崇祯皇帝终于开了窍,为了拱卫京师,调动武将的积极性,竟然出奇的大方了起来,圣旨里,他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平贼将军左良玉为宁南伯,蓟镇总兵唐通为定西伯,泸州总兵黄得功为靖南伯,还有天下几个有数的总兵将军也是加官一级,希望以此来利诱那些总兵武将为国而战,除了开国与靖难,这算是大明封爵最多的一次了。除了天下武将,这次居然毛家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管是毛文龙散尽家财的情意,还是出于危机关头拉拢辽东的心思,一条意想不到的圣旨依旧是降临到了毛府头上。“老臣毛文龙,接旨”院子里,向隔壁六安伯借了一条黄绸子铺在香案上,带着阖府家人,毛文龙是重重的跪倒在地,双手向上捧着。传旨的太监徐高一张圆乎乎的脸上则是满是笑容,嬉笑洋溢的急促念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王毛珏英勇善战,恭敬仁义,击灭为祸朝廷几十年之建州蛮夷,复我国土,为朕守卫一方,乃人中俊杰”“皇七女长平公主,贤良淑德,知书达礼,其年适龄,朕遍寻才俊,未有出辽王左右者,故而特下嫁皇七女长平为辽王妃,择日于京师成婚,钦此”“恭喜老公爷,喜结良缘啊”“多谢公公,多谢陛下”笑容满面,徐高是双手将圣旨递到了毛文龙手里,也是满面喜色,毛文龙伸手就想要管家送银子,然而手伸到一半,这才想起自己把全部家当都捐献出去了,无奈之下在腰间愣是把皇帝才赐予的玉牌给摘了下来,硬塞到了徐高手里。“哎呦呦老公爷,这可使不得使不得”“此乃讨喜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