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附身高顺 > 分节阅读 12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12

  附身高顺

d听到这些,高顺有些暗自后悔,“以后不能太骚包了,闷声闷气才能发大财啊”一念至此,他整理一番仪容,拱手朝臧旻作揖行礼,“区区薄名不足挂齿。顺本意是保卫家乡不受鲜卑奴祸害。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啊”“善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此言大善”一旁的左原听了,拍掌叫好。闻听此言,臧旻单眼皮的三角眼里精光闪烁。他朗声喊道:“顺你这一部骑兵,本将授名为甲部骑兵。授你为甲部左曲军候,秩六百石。另,行假别部司马,统领甲部骑兵”“喏”高顺闻令后,单膝跪地,给臧旻行大汉帝国军礼。旋即,臧旻的随从端来黑绶铜印。臧旻亲自用黑绶把铜印套好,为高顺戴好黑绶。待礼仪结束后,高顺起身再次拱手致谢,然后把印绶鞶an囊戴在了腰间。鞶囊专门用来存放官印。骚包的人不使用它的功能,悬印腰下,招摇于世;低调人的把官印藏于此,以防遗失。高顺还算低调,把铜印直接存在鞶囊中。主将亲自佩戴印绶,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其他的一干骑卒都目光炙热的看向高顺。魏续见此,兴奋得脸色通红却不敢表露什么;宋宪眼中满是羡慕的神色;郭襄的眼中,闪烁着一丝“理当这样”的欣慰之意。见到这一幕,宋珏突然脸色苍白,嘴唇控制不住的颤抖着。宋家的一番努力,居然造就了一个鄙民农夫。他心中暗暗发誓:“高肃虎我跟你势不两立”历经大起大落的左原看着这一幕,心想:“臧杰述有收买军心之疑。不过,有点小气了”旋即,他笑着问高顺,“我见你谈吐不凡,可有师承”高顺闻言却面露苦笑。第二十五章 加冠赐字一众人等见此,都好奇的看向高顺,等待他的下文。高顺朝左原躬身行礼,有些腼腆的说:“我得郭守仪之助,抄录完林宗公所有藏书。虽然不知经书其义,但已大部能诵了。不知这算不算师承”“哦还有这等美谈如此算来,我们是同门师兄弟了哈哈”左原闻言后,哈哈大笑起来。他本来想把高顺介绍到臧旻门下,做个记名弟子好有一个出身。谁知道,高顺来了这么一出,左原有些吃惊。他嘴中虽然说得客气,眼里却闪烁着怀疑的目光看着高顺。不但左原对高顺好奇,一旁的臧旻也疑问多多。一个农夫鄙人没有名师指点,抄录几卷经书就能背诵,天下奇谈啊宋宪、魏续和郭襄知道高顺的底细,知道高顺所言不虚。他们三人都脸色正常,没有如其他人那样目不转睛的盯着高顺。宋珏此时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因嫉妒而生恨意,恨意如潮。他控制不住的冷笑一声,“嗤”牛辅和臧威等人听闻此事后,都好奇的看着高顺。他们都在想:今天又碰到大汉帝国的一件奇事。若高顺所言是真,必将闻名天下。而在场的众人,也都将被天下人论及。众骑卒都是边境鄙民,半农半猎的农夫,从来都未听说过此事。他们都像听到了神话故事一般,好奇的侧耳聆听高顺的下文。见众人如此表情,高顺张口就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不到半炷香的时间,高顺一字不差的将整篇论语背诵了一遍。不知何因,来到东汉帝国后,他的记忆力提高了不少。虽不说是过目成诵,也相差不了多少。旋即,他又开始背诵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罢了高肃虎,不用再诵经书了汝之大才,吾相差远也”左原此时,小眼睛已经瞪得溜圆,赞叹道。敬佩之情都写在了脸上。臧旻一直在捋着三缕长髯,三角眼微微眯着,心中跟着高顺的节奏也在背诵经文。他少年聪慧,据说有过目不忘之能。此时,他也相信高顺所言不虚了,嘴里赞叹道,“子忍兄,林宗公门下又出一大才,必定名扬天下啊”“哈哈哈”言罢后,臧旻和左原对视一眼,大笑了起来。宋珏此时已是呆如木鸡了。众骑卒都不识字,见饱读经书的两名大官都称赞高顺,那肯定错不了。于是,他们都对高顺心存敬意。不是因为高顺是上司,而是因为高顺能诵经。这个时代,识字的人太少,百人中才有一人而已。“高师弟你的字号是”左原亲切的问话。已经证实高顺有才,左原也愿意给他一个同门的出身。闻言后,高顺脸色一变有些伤感,“禀左公家父亡去时,顺年少未行冠礼,不曾取字。读经后,顺自取一字德厚源于厚德载物之意。”左原和臧旻闻此,也唏嘘不已。在场的众骑卒闻听此事后,心中愈发亲近高顺。他们都在想:“高肃虎和我等一样,也是个边境鄙民、黔首农夫”汉帝国的黔首农夫,南方人用淄布和竹子作冠;北方人用兽皮作冠。不像秦帝国时,黔首平民用木棍当发簪,麻绳把长发束起右偏发髻,便是成年人了。至于冠礼和长辈赐字,那是贵族和地主士族们玩得礼仪,小民不玩。一干骑卒闻此,也无人反应。宋珏听到此消息后,眼眸中闪过一道狠厉之芒。他心中暗自盘算:“哼高肃虎,你未加冠,还是少年啊怎么能担任军候一职”大汉官职一般由成人担任,少年只能为吏。一念至此,宋珏突然脸色一变,诧异的问:“高军候如此说来,你还是未加冠的少年了真是年少有为啊”此话中含义狠毒,却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左原和臧旻了。他们两人面不改色,互视了一番。老狐狸左原开口说话,“高师弟我勉强能算成你家人,臧将军可为大宾,明日再给你补一场冠礼”高顺当然不会拒绝,由名士左原和臧旻为他加冠,自然荣耀非凡。而且,从此后,他也跻身大汉士人行列,不再是一个泥腿子的农人地主了。看了看目瞪口呆的宋珏,高顺下达了第一道命令:“甲部骑卒听令,立即聚合”随后,他把两曲骑卒混遍。郭襄出任右曲军候,夺下宋珏一队部曲由宋宪任队率。在右曲发现中都人侯成侯益达是人才,担任一队队率。而宋珏却只能屈居一队队率,统领自家部曲了。一番调整后,甲部骑兵军纪为之一肃。高顺率部跟随牛辅领取了一千套崭新的骑兵军械装备。臧旻其实早就知道此事。他拉左原来此,是想从太原郡再捞点好处。经高顺一事,左原和臧旻已经成为政治盟友,当场送出五百套新装备。他还留下郭襄和高顺两位名义上的小师弟,鼓励一番。言语中,左原还憧憬能浏览一番老师的藏书。“左公,今晚我就写一份书信给高原。让他抄录一份藏书给你送来”见此,高顺立即坚定的表态。送走众人后,高顺在郭襄和魏续等人的辅助下,安营扎寨操练骑卒。今晚的哺食,高顺也戒掉。用泉水沐浴柳条刷牙清口,为第二天的冠礼做准备。第二日上午巳正时,阳光明媚。大营中间的空地上,铺设了红色毛毯。又沐浴了一遍的高顺,长发披在肩后,跪坐在地毯之上。郭襄是师兄,在高顺身侧,盘起高顺长发束起似柱。左原是大师兄,为高顺加贯,先是淄布冠,后是二梁高冠。臧旻在一旁,用雄厚的男中音吟唱大宾的祝词,“鹏之志兮,遨游云天。厚德扬兮,福禄如渊”随后,左原在高顺面前念叨,“赐汝德厚,望汝谨守厚德载物之言,积德为厚,德泽天下”这便是高顺来到东汉帝国后,经历的士人冠礼了。虽然因为战事而简陋无比,但他的身份却从此一变意义深远第二十六章 未战已败冠礼过后,左原依照习俗,安排一顿飨食招待大营中的所有骑卒和宾客。飨食和后世的喜酒相当,由主家招待宾客。高顺本来要掏钱置办,左太守却大手一挥由太原郡府埋单操办,当作给甲部骑兵的接风宴。“华夏公款吃喝之风,难道是自我而始吗”见此,高顺有些郁闷。酒宴上,有佳肴美食,有各种肉食很是丰盛。因为在军营,却没有安排美酒。一干骑卒自然吃得痛快,愈发敬畏高顺了。席间,高顺用泉水当酒,频频向左原、臧旻、臧威和牛辅等一干官员敬酒。一番交谈下来,高顺和西北大汉牛辅也混熟了。牛辅字孟良,今年20岁,还真是董卓之婿。他沉默寡言性格憨厚,倒像是个老实人。高顺知道进退,以师礼待左原和臧旻,没敢有半点放肆。左原和臧旻也很高兴,通过高顺这个纽带,二人结成了政治盟友。在帝国的官场上,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啊趁无人打搅左原时,高顺在他耳畔说道:“左公我昨日已派出一名部曲送信回家,估计半个月后,高原会把抄录好的送到您府上”“嗯师弟你费心了此次出战你要多加小心。一定要保护好臧杰述,千万不要出现意外啊”左原语重心长的嘱咐高顺。高顺闻言点了点头,牢记在心。宴罢,左原和臧旻,这两位二千石大官在一干随从的簇拥下离开了大营。臧威和许贡两位别部司马却留在了营中,准备接收下午将到的另外两千骑卒。许贡字敬予,会稽郡句章人,是反贼许昭的族人。他身高未到七尺,面貌清秀,年近三旬,酷爱空谈,言必“诗曰”“子曰”等经书名句。许昭造反,他却奔走投靠刺史臧旻,因此而有功被臧旻看中。“此人还是有些智慧的,他应是那位被孙策杀死的许贡”看着带领几名越族部曲走来的许贡,高顺心中猜测。而此时,被高顺派回界休高庄的高狐难离,休息了两个时辰后,又率领八名部曲朝晋阳奔驰而来。他很是兴奋,终于当官了。高顺升假别部司马,按例有一什亲卫。高狐难离顺势升迁高顺亲卫什长,当然要补充部曲手下。高原也按照高顺信中的吩咐,忙碌了起来。见局势有变,高顺在信中告知:“其一立即抄写一套藏书亲自送至左原府邸;其二通知魏馨儿婚期延期;其三要变卖家中财物大量购进粮食储存;其四因有大战赋税定会增加,定有农户破产,要广收部曲养活他们,人是最重要的等等”在高顺为大战做准备的时候,又有两千骑卒走进了龙山大营。这酗卒比起高顺的甲部来,还更加不堪。看到此景,高顺心中愈发沉重了起来。他对未来的战争忧虑重重。“此战在另一个时空是否发生过是败还是胜”高顺一边走向中军大帐,一边心中自问。此时的中军大帐,臧旻已经跪坐在主案前。自从三千骑兵进入大营后,他便移师龙山大营,在大营里办公了。中军大帐的门外,高大旗杆上挂在一幅黄色的军旗,上绣“侍匈奴中郎将臧”六个篆书大字。臧旻的主案旁边,一左一右侍立两名亲卫。一名亲卫捧着一柄长剑,一名亲卫拿着一个黄竹竿。长剑是指挥剑可斩千石官员;黄竹竿头有牦牛毛,是皇帝下发的节杖。持有此节代表皇帝亲临,就是钦差大臣。“高司马请去剑”这时,守卫大帐的亲卫拦住了高顺的去路。高顺朝他们微微点头,解下腰畔的剑形马刀。他整理了一下仪容,才大步流星般的走人中军大帐。而此时,他居然是第一个到来。于是,他朝臧旻躬身行礼,“卑下甲部假司马高顺,拜见臧中郎将”“坐吧高司马”臧旻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来看向高顺。他目光停留了片刻,微微一笑,“高司马你看我这三部骑兵怎么样”闻言后,高顺按照老习惯,沉吟了片刻道:“将军若是守城尚且一战。若是野战前途莫测不过,将军亲自领兵平定叛军,对兵事自然精通,卑下不敢推断”“呵呵”臧旻闻言后,笑了几声。他捋了捋三缕长髯,点了点头说:“野战自然不用这三千汉骑军的不过,你能从军容看出优劣,还是有点见识”说话间,臧威和许贡联袂走来。一番见礼后,高顺参加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开始了。一名随从拿来一份大汉地图悬挂主案之后,并留在了地图旁。东汉帝国的军事地图,没有等高线,没有详细的山水,只有粗略的官道、城池、乡亭等设施。“诸位陛下有令: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屯云中定襄、使匈奴中郎臧旻屯雁门强阴、护乌丸校尉夏育屯高柳,三人各将一万骑。八月十七日同时出境,讨伐不臣鲜卑檀石槐”臧旻表情严肃的诵读了一遍圣旨。至此,高顺才明白此次被征召的原因。“出境作战,讨伐鲜卑”他猛然一愣,差点叫出声来。高顺原本以为,鲜卑人又开始寇边了,并州jūn_duì 去迎击一下了事。还出境作战这么重要的军国大事,宋家很多天前就知道了,没有秘密可言。鲜卑人还不知道,等你去战三路军马才三万人,一个在云中,一个在雁门,一个在幽州高柳,相隔不下六七百里啊怎么联络高顺一肚子的疑问。可是,他品级太低,也无权上问。估计眼前的臧旻,也无权上问啊。一念至此,他有些担忧后面的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