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渔色大宋 > 第412章:梁祝,雁丘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2章:梁祝,雁丘词

  渔色大宋

秦松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徐兄,请吧!”


徐子桢不理他,自顾自左手持琴右手捏弓试了两个调,鸹噪难听的琴音让不少人龇牙咧嘴。


秦松嘴边挂着冷笑,仿佛已经看到徐子桢在这么多人面前出个大丑,围观的学子们则神情各异,有同情的,有看热闹的,有事不关己的,但没有一人相信徐子桢能在曲乐诗词上胜得了秦松。


徐子桢轻轻吐出一口气,右手琴弓缓缓而动,左手手指轻点慢捺,一首深沉舒缓的曲子悠扬而起,秦松顿时愣住。


琴弓轻动,先是一段柔和抒情的引子,众人仿佛看到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而且在场都是些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才子,琴音的高劣一听便知,光以引子来分辨的话,秦松略显轻浮,而徐子桢指尖所拉出的这段明显更能凸显一个情字,且给人遐想的空间更大。


接着琴音一变,时而浑厚深沉,时而轻盈柔美,仿佛是一男一女两人从最初的相见到互生爱慕,在场学子无论男女都已深深沉浸其中,好像自己就是那一对恋人之中的某人。


不多久琴音又变,这次变得欢快明朗,琴弓不时轻轻跳动,使旋律更为活泼跳动,众人眼前的世界又再起了变化,这一对恋人已经深深陷入了爱河,正过着他们愉快的生活。


在场的学子已被徐子桢的琴声带得入了神,他们本都只是为了求学而来,可是这一刻他们之中的大半居然都有了一种隐隐的渴望,想抛开一切,只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便已足够。


可就在这时曲调又再起了变化,由欢快进入了慢板,嵇琴在这时显示出了深沉苍凉的特点,渐渐变得凄婉哀伤,众人只觉心口赫然如遭锤击,一股悲伤之意抑制不住地涌了上来。


徐子桢微微垂目,开口缓缓吟唱。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最后一个去字拖着长长的尾调渐行渐远,琴声也在这里慢慢中止,全场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呆滞在了那里,眼睛通红鼻尖发酸,那些女学尤其不堪,早已珠泪落满腮。


词是元好问那首流传千古的雁丘词,在后世被广为传唱,琼瑶和金庸都曾用他骗过无数少男少女的眼泪,而曲则是八百多年后开创交响音乐民族化的经典作品《梁祝》,只是徐子桢改用了这把破旧的嵇琴来演奏,少了交响乐中的恢弘大气结构多变,换成了嵇琴独有的凄婉之意。


雁丘词本意说的是两只大雁,但用在这里居然一点也不显突兀,而那首曲更是应题,特别是最后那段再现部分,便是梁祝故事中最悲情的部分——哭灵、投坟、化蝶。


莫说在场的少男少女们,就连秦松和一旁的朱时阳都无法抵抗地被徐子桢感染到了,心里莫名的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强自按捺着而已。


也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大喝一声彩:“好!”


这下可了不得,在场的人群接二连三地爆发出了喝彩声,那些女学很是矜持,但也都捂着嘴红着眼,显然都被感动得不轻,角落里有个锦衣少年红着眼睛轻声赞道:“这徐子桢果真出人意料……”


秦松被震撼得呆若木鸡,他没想到徐子桢居然拉得一手好嵇琴,而且这阕词更是绝对佳作,两相交汇之下竟是妙绝,便是他号称学院五大才子也自认无法作出这样的好词来。


徐子桢缓缓站起身来,将嵇琴交还给钱同致,转身笑吟吟地对秦松道:“看来今晚的酒钱有着落了,多谢秦公子。”说完就要去拿那二百两银子。


朱时阳却跳了出来:“慢着,琴棋书画,你最多算是作了琴与书,可还有两题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