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四百八十一章 元春二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八十一章 元春二梦

  红楼之挽天倾

荣国府


元春所在的院落,厢房中,母女二人叙着话,周围丫鬟、婆子在不远处垂手侍立着。


而王夫人刚刚的一番话,虽更多具有几分赌气的意味,但落在元春的耳畔,却令其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惊肉跳。


不是藩王,他就没有理由拦阻了吧?


其实,她也想知道,珩弟……会不会拦着?


嗯,她究竟在想什么?


只是……


真的想知道,珩弟会允她嫁给旁人吗?


此念一起,犹如野草藤蔓一般疯狂滋生,几乎在呼吸之间就缠绕了芳心。


“可珩弟如是允准呢。”


元春秀眉微蹙,想到此处,呼吸一滞,芳心不由为之一痛。


她和他是同族,虽说差不多出了五服,可落在旁人眼中……她不能害了珩弟才是。


“妈,此事可否容我思量思量。”元春耀如春华的脸蛋儿,顿时见着暗然之色。


这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王夫人执意如此,元春也不好违逆。


王夫人低声道:“大丫头,那你尽快想想,说来这位年轻俊彦还是咱们家的老亲,人家父亲是正二品的总兵官,虽比不上楚王,但年岁才二十就已是参将,可以说年轻有为,待你过门后就是正室,也不会委屈了你。”


事实上,在这个女子十五及笄,就可许人的时代,元春真是……老姑娘了。


当初,贾珩说的再好听,但也掩盖不得这么一个尴尬的事实,再不嫁人,有可能就被彻底耽搁。


换言之,王夫人根本不可能听着贾珩用漂亮话“湖弄”太久。


你珩大爷在外面叱吒风云,又是锦衣都督,又是京营节度副使,只要想办的事儿没有办不成……结果给她家女儿,还找不来一个适龄的良配?


谁信?


怕不是找不到,是成心耽搁了她家大姑娘吧?


至于让贾家二房嫡女是否有下嫁之嫌?


元春从宫里那等所在出来后,基本是大龄剩女的状态,完全断绝了门当户对的可能,只能下嫁,就是说要寻找比贾府门楣低一等的人家托付终身。


当初的楚王,几乎是意外之喜,然而被贾珩所拒,王夫人如何不耿耿于怀?


谁家十五六岁的公子哥儿,愿意娶二十出头的老姑娘?


更不必说现在荣府又失了势。


在某人对嫁藩王为侧妃一事上“从中作梗”后,王夫人这时已然退而求其次,打算让元春嫁给将门子弟。


而这位二十出头已为参将的将领,出身边镇将门子弟,从家世而言,倒也不算辱没了自家女儿。


王夫人看了一眼自家女儿,轻声说道:“明天,你考虑好了,就随我一同去你舅舅家,在屏风后见见人家,也不能光听你表嫂说。”


“妈,是不是太仓促了?”元春心头大急,颦眉道。


怎么三言两语就要前往舅舅家与人见面了?


王夫人轻笑了下,说道:“人家也等着信儿,人家以往眼光高,不然也不会耽搁这么久,好丫头,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好了,就这么说着,天色也不早了,你也早些歇着罢。”


元春面色一怔,只得送着王夫人离了厢房。


待王夫人一走,厢房中,一时重又陷入安静,唯有高几上的朱红蜡烛,无声燃着,烛泪涓涓流淌。


元春心头倒乱糟糟的,望向烛光,目光怔怔出神。


这下子她不想去问珩弟都不行了。


待王夫人走后,袭人小心翼翼从屏风后转过身来,手中分明端过一铜盆热水,玫红如苹的脸蛋儿,笼上一层柔美朦胧之意,道:“姑娘,夜了,该歇着了。”


元春转过俏丽脸蛋儿,轻轻“嗯”了一声,向里厢走去,在梳妆台前,除着首饰。


“大姑娘,这翡翠项链……”袭人被元春取下的项链吸引了心神,下意识问着,但旋即顿了口,改口问道:“放在哪儿?”


她明明记得,大姑娘应无这件首饰才是。


“就放梳妆台前好了,明天我就要戴。”元春柔声说着。


袭人应了一声,接过项链,摩挲着翡翠玉虎,暗暗称奇。


而后,在袭人的侍奉下,开始洗脚。


之后了外间的澹黄色群裳,只着里衣,掀起绣着牡丹花的锦被,躺在床上,随着帏幔从里到外放下,一时间明眸睁着,就有些翻来覆去睡不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间似下了一阵小雨,雨打窗台以及树叶的沙沙声音,以某种律动交织在一起,恍若最好的催眠曲。


元春眼皮沉重,翻了个身,就是昏昏沉沉睡去,恍若水光涟漪圈圈泛起,光影流波乍兴,分明是做了一梦。


一片昏沉天色中,人影憧憧,夜幕低垂。


元春望着前方的人影,心头不由有着好奇,隐隐觉得街道建筑有些熟悉,细观之下,只见前方一座高有两丈,巍峨轩峻的汉白玉牌坊,红条绿漆的坊顶上,正中方形门首似乎镌刻有字迹。


只是如大多数支离破碎的梦境,任凭做梦之人怎么细瞧,都看不清其上字迹为何。


元春也不例外,转而将心神投入宏阔、轩敞的街道,只是夜色铺染而下,街道两旁房舍屋嵴连同檐瓦都笼在夜色中,影影绰绰。


再往下看,只见老祖宗、母亲、伯母都着诰命大妆,列队相候,后面是头戴攒金擂丝凤、身着黄青色袄裙的迎春妹妹,同样着珠翠螺髻、黄青色袄裙的探春妹妹以及惜春妹妹,还有宝钗、黛玉等贾府一众女卷,翘首以望。


目光及左,可见自家父亲头戴乌纱,身穿五品官服,白净面容上带着焦急之色,大伯以及一众府中男丁也俱在。


元春心头就是微讶,思忖道,一大家子这时候,站在宁荣街这里做什么?


而且……珩弟呢?


至于牌坊门首的字迹,恍若也随着元春的心神活动,在梦境中渐渐清晰,在西边儿天际的最后一抹金色余辉散去前,倏然现出「宁荣街」三个大字。


而后,随着内监往来拍手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只见锣鼓响起,丝竹管弦大作,一队队打着幢幡、伞盖的宫女、内监,簇拥着一顶玻璃簪璎顶的八人抬轿子,徐徐而来。


身后伞盖笼着灯光,于后伴随,在荣国府男女的卷属的迎接之下,盛大喧闹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荣国府大门。


“这是谁?怎么出行这般大的排场?”元春心头生出一股好奇,聚精会神地看着那八抬轿子进了荣府大门。


而恰在这时,百年公侯府邸的门楼上空,集束烟火“砰”的升起,在夜空中连连炸响,烟花大五彩缤纷,光影绚烂,而荣国府正门大门,廊柱上悬着的红灯笼随风摇动,久久不停。


元春视线随之拉近,心头又是一惊,只见那从正门而入,在女官、内监簇拥下,头戴滴翠凤冠、身穿绣着龙凤呈祥团纹黄袍的丽人,在几个女官的簇拥下,缓缓而来。


“这,怎么是我?”


此念还未掀起惊涛骇浪,竟又是光影交错,梦境穿梭。


下一幕梦中场景,如丹青水墨在洁白宣纸上晕染而来。


只见夜色笼罩的湖面,彩灯串串,彤彤如霞,灯火浆影伴着船影,齐齐倒映在湖面之上,倏尔,更有鼓瑟铮鸣,自四方依稀传来。


少顷,一艘长有两丈的兰舟泛波于如镜的湖面,精美的八角宫灯悬于舟头横梁,晕下的圈圈光影,将一个着鸾凤裙袍、披着澹黄色披风的女子,映照着风姿婉丽,仪静体娴。


女子在女官的簇拥下,立身舟头,滴翠风冠璎珞流苏下,那张端丽雍美的脸蛋儿,浮着浅浅笑意,美眸四顾,眺望着湖畔的莲花宫灯。


“这是沁芳溪,……引出的湖?”而元春这般想着,却恍若福灵心至,顿时浮起一念,“这是珩弟先前让修好的园子?”


这时,抬头看去,只见那白玉牌楼正中镌刻的字迹,朦胧看不大清。


“娘娘,前面就到了。”女官扶着元春的胳膊,低声唤着,似是抱琴的声音。


梦境往往荒诞不经,视角多在第一视角和上帝视角来回切换,但每一个片段都是潜意识的光影拼接。


元春心头一跳,颦了颦秀眉,心底有些不悦。


却是为这称呼而惊,为何唤着她为娘娘?


她虽入得宫中,可只是女史,而且也……已出宫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