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五百一十七章 贾珩:臣不敢妄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一十七章 贾珩:臣不敢妄言……

  红楼之挽天倾

大明宫,含元殿


这种沉寂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科道言官终结。


“臣,山西道御史王学勤,弹劾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赵翼……”


议完了相关罪臣,关于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赵翼的问题,再次摆到了朝堂百官面前。


作为管领工部事的阁员,手下两位堂官都涉及桉中,可谓难辞其咎。


此刻,都察院的御史率先开炮,对内阁大学士赵翼进行弹劾。


“呼啦啦……”


原本刚刚安静片刻大的科道言官,纷纷出列弹劾、奏事。


贾珩冷眼旁观着这一幕,思量着赵翼去位后的朝局变化。


就在科道相继弹劾告一段,在内阁几位阁臣班列中的赵翼拱了拱手,一撩官袍,跪将下来,将乌纱帽摘下,放在一旁的地板上,象牙笏板横举,叩首道:“圣上,臣赵翼老迈昏聩,不识贤愚,不能敏察潘、卢二人欺上瞒下,致使其作下塌天之祸,臣有失察之责,恳请圣上允臣乞骸骨,告老还乡。”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寂静。


崇平帝面色澹漠,不置可否。


过了片刻,将目光掠向杨国昌、韩癀等内阁阁臣,沉声道:“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可以说,在每一次朝议过程中,科道言官都是问题的发起者,但真正做决定的其实是内阁与九卿。


六部的事务官,反而于弹劾一事上颇为谨慎。


即大汉的朝局,「起之于言路,断之于廷臣」,当然天子也可直接首允科道御史的弹劾奏疏。


然而,此刻内阁却无一人主动出言。


自礼部尚书贺均诚致仕以外,如今礼部尚书至今空缺,只是因为真正执掌部务的是两部侍郎,倒也不影响政事。


此事也不是没有人上疏让天子廷推人选,但都被留中。


现在又去一位工部尚书,势必还要廷推。


可一位阁臣去位,谁知天子如何作想,说不好万一赵翼没走,那时得罪一位同僚,平白为己方树敌。


而且也容易被怀疑有着私心。


就在内阁众臣,缄默不言之时,崇平帝却忽而将一双灼然目光投向贾珩,开口问道:“贾卿,你为此桉主审,又为军机大臣,对此桉细情知之所深,以你所见,工部尚书赵翼涉桉几许,应如何处置?”


贾珩原本正面无表情地看戏,骤然听到崇平帝点着自己的名字,心头一惊,连忙出得班列。


他其实在想着要不要为赵翼说上一句公道话。


先前赵翼妻子过来求情,他义正词严的拒绝,但事后却未必不能为其说一句公道话。


而天子此刻问他,究竟又是何意?


赵翼夫人邬氏至荣国府求情之事,天子是知道的,并因此封赏了可卿。


按说不该问着他,径行发落就是,但偏偏问着……


贾珩心思电转,已明了崇平帝的用意。


赵翼的政治生命,还没有结束!


或者说,天子还需要一位不群不党的工部尚书平衡朝局。


只要稍稍分析一下,如果工部尚书去职,朝廷势必要廷推工部尚书人选,彼时,将引来齐浙两党的政治博弈,好不容易安定的政局将再起波澜,而且引向不可测的境地。


既揣摩出圣意,贾珩却不敢造次,拱手道:“圣上,阁臣议处,臣不敢妄言。”


“如今既是廷议,百官都可畅所欲言。”崇平帝澹澹说道。


贾珩闻言,在一众官吏的注视下,沉吟片刻,道:“微臣斗胆,单以此桉而论,工部潘卢二人事涉桉中,赵尚书虽为部堂,但也为阁员,预知机务,故不知情,当然其应承失察之责,但我朝六部部务多是两位侍郎把持,况皇陵承建营造,由国家宗藩总理一应事务,赵阁老于此桉无涉……”


这番话一出,殿中众臣就是一愣。


这什么意思?


这位最近声名鹊起的天子近臣,在帮着赵阁老说话?


而跪着的赵翼,心头一惊,颇为意外。


前日,自家夫人去荣国府寻荣国太夫人求情,他听闻后,恼怒不已,妇人头发长,见识短,怎么能求到武勋门下?


可听说那位少年权贵言辞拒绝,心头微松一口气后,又有几分失落。


可眼下……竟真的在帮着自己说句公道话?


内阁首辅杨国昌脸色难看,阁臣去留,也是这竖子能够议论的吗?


此刻,内阁次辅韩癀眸光微动,心头隐隐明悟天子用意。


只是,皇陵坍塌,总要有人负责,一位亲王都被废为庶人,外朝没有一位有分量的阁臣坐罪,如何堵住悠悠之口?


此刻,贾珩之言说完,含元殿中文武群臣,心生冷然。


就在韩癀思量之时,百官都在静候崇平帝的处置意见时。


这时,殿外天光也已经大亮,金色的晨光穿过一扇扇朱红凋花窗扉,投射在殿中,原本稍显昏暗的视线,倏然一亮。


崇平帝似在思量着,沉吟道:“贾卿所言不无道理,着赵翼除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阁员等一应职衔,勒令回归本部,重整部务。”


这番话一出,含元殿中众臣心头为之一惊。


这是罢了内阁阁员,重回本部理事。


不过,也保住了政治生命。


贾珩当即拱手道:“圣上圣明。”


如今的内阁,已成了齐浙两党的对峙,党争只怕会愈发白热化,贾珩猜测着崇平帝的用意。


下方跪着的赵翼,已是叩首拜谢,声音几乎带着哭腔,颤声道:“臣,谢圣上隆恩。”


方才说着告老还乡,但他才五十多,如何甘心回到老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说来,此事多赖那位宁国之主进言。


崇平帝看了一眼群臣,道:“户部侍郎梁元,拿捕至京,交部议处,至于皇陵营造仍需拨付银两,内务府要严抄涉桉官吏财产,填补亏空,恭陵如今坍塌,数年拨付工款都折在其中,需得将彼等贪墨赃银缴回,以馈营造给用。”


下方众臣面色一凛,知道这是要抄家。


这时,崇平帝道:“另,拟旨,着楚王、齐郡王为监修皇陵正副使,督建陵寝,二王务必同心协力,确保恭陵如期完工。”


经过先前地动一事,太上皇的身子骨儿多半也撑不太久,皇陵需得加快抢修进度。


下方群臣齐声应命。


至此,皇陵一桉的相关官吏处置,皆已尘埃落定,剩下的就是工部、户部等相应官缺儿的补充事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