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恨之入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七章 恨之入骨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之后异人早亡,嬴政年幼登基,同样还有个吕不韦撑着。


魏冉、吕不韦是权臣不假,干过损人利己的事不假,但是这两个家伙掌权的时候,秦国的国力全部是在上升的啊。


东方各国呢?


赵国君主年幼继位也不少,那些权臣呢?连魏冉、吕不韦车尾灯都看不到。


更不要说连续六代明君了,能连出三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当个天下霸主绝对没有问题。


如果赵国不发布招贤令,用学院、著书立说来吸引人才,并且做大盘子,扩增位置,这些人才必然有不少会跑到秦国去。


秦国、燕国发布招贤令的时候,国内人才匮乏,留给大家的位置很多,所以各国人才蜂拥而至,但是赵国本身人才其实并不匮乏,位置虽然有,但不多。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来?就是因为学院和著书立说,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提供不了的。


这个年代能读得起书的绝大部分都不缺钱,追求的无非是名和权。权,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一定能得到,但是名,到了赵国就能得到。


那还要选择吗?肯定选择能得到的啊。


如果没有名作为吸引,大家来到赵国一看,好家伙,位置满满的,老子就算拼了命也爬不上去,那还爬个锤子,去别的国家看看,听说秦国就不错。


“按理说,秦国早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才了吧?为什么一直没有做?”鲁仲连有些不解。


要说秦国想不到这点,他是不信的,无论是孔子的私学、魏国的西河学派还是齐国的稷下学宫都是例子,秦国又不瞎,照抄就行。


况且秦国本身也不排外,商鞅变法中就有很多抄魏国和赵国的政策,按理说,这种好事应该不会放过。


但是这么多年秦国从来没有建造学院,直到去年,才开始建立藏书阁。


“秦国有培养人才的机制,而且是各国最完善的,只要能吃饱饭,都有机会接触教育。只是……因为军功制的存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都是杀才,不过足以填补秦国中层空缺。秦国缺的只是顶尖文臣,并不缺普通的文臣。”


“秦国之所以培养不出来顶尖文臣,军功制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中层,甚至中上层,各国多几个少几个没啥影响。但是最顶级那部分人,每个时代就那么几个。秦国多一个,关东各国就少一个。所以秦国特地留出位置,吸引各国人才,以此来达到削弱各国的目的。”


“秦国无情,当这些人失去利用价值之后,便会将其驱逐。甘茂、张仪、田文、魏冉无一不被秦国驱逐,商鞅更是被车裂。”韩非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


秦国是韩国的大敌,韩非这些年没少研究秦国。强是真强,无情也是真无情。除了最上面的那个执棋者,剩下所有人皆如棋子,失去利用价值便丢弃掉了。


这种事其他各国虽然也干过,但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秦国一样每次都这么干,都快形成制度了。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的看向赵括,心中有些庆幸。


至少目前来看,赵括不是无情之人,否则绝不会将大臣的封地改到河套。


看似远离了中原繁华,又何尝不是对大臣的一种保护。


我们互相离得远点,你不用提防我,我也不用提防你,大家都放心。况且我给你那块地也不差,好好发展一代人就发展起来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代人可能长了。但是对世家贵族来说,一代人根本不算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