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分节阅读 352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352

  北洋新军阀

雪地都染的一片通红,听着战马哀鸣,祖大寿的脸上也是止不住的抽搐着,这杀的不仅仅是马,还有自己的突围希望,凭着两条腿可跑不出去。历史上,大凌河之战围城快达到一年,五万多居民人相食,最后就剩下了一万来人,可祖大寿依旧保存了一百多匹战马,一边蒙骗皇太极去锦州劝降,一边靠着这些战马,他这才带着点核心将领逃出来,可大凌河城与锦州城却是不同,大凌河不过是个新铸的要塞,锦州城却是辽东大城,将门祖家的老巢,这儿,祖家的田产老宅祖坟全在这里祖家的根子就扎在这儿,没了这儿,就算他祖大寿逃出去了又如何他可没把握像毛文龙那样坚强,辽阳毛家二百多族人全部殉难,他还能咬着牙愣是拼出个东江来。祖大寿觉得自己可能办不到。骑兵虽然是利器,可是守城还是得靠人,屠宰进行了半天,最后一千几百匹马全部倒在了雪地里,傍晚,冷清了几天的军营是终于热闹了起来,虽然不是放开了吃,可是面有菜色的锦州守军依旧人人分到了一大块肉,就着热汤蹲在地下撕扯着往嘴里填塞着,吃的满嘴流油。可没人注意到,军中的几个厨子竟然一口都吃不下,有个甚至偷偷溜到了后头,捂着嘴好像泛着恶心那样。那些硕大的马骨架中,也掺杂着十多具刚剃干净肉,小了不少的鲜红骨头。这头祖大寿在为活下去而拼尽全力,那头城外乳峰山战场,清军也在为生存而拼杀着。凌厉的暴风雪甚至遮掩住了旗主鼓山额真愤怒的嘶吼声音,可随着红夷大炮的轰鸣,成千上万的清军依旧犹如一条青蓝色的洪流那样,向前漫过,打头阵的汉八旗顶着绘画着虎头的木盾嘶声竭力的狂奔着,后头密密麻麻的女真箭手亦是用冻得快没知觉的手死死按着弓身与弓弦,向前压着。萨尔浒大战,他们就是这样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大明九边精锐。不过此时的明军可没有萨尔浒时候那么容易打,萨尔浒大战时,大半个世纪大明边军面对的都是草原小部落的突袭,战车是只需要能挡住蒙古骑兵弓箭就行的轻车,火器部队在后头开完枪炮看热闹就行,真正上去格斗的还是将领亲兵,由这部分小股精锐部队以肉搏结束战斗。那次战斗,被突破了阵型的杜松,刘挺,马林部,火器部队直接成了清军重步兵屠杀的对象。这次战斗,明军的火器部队比例比萨尔浒明军明显少了几成,手持的火器却是更加锐利,呼啸的红夷大炮喷吐出千钧之力,一个铁球子弹跳两三次,就能把一米八多的大汉打的骨断筋折,鸟铳也比当年的火门枪火箭枪杀伤力倍增,正在奔跑的清军重步兵经常是噗呲一下子,脑袋或者大腿喷出一股子血来,瘫软的跪倒在了地上。尤其是这次洪承畴麾下的部队都是和流民军与清军厮杀过的老部队,有的甚至连续经历了几场血战,并不虚肉搏,这头风雪帷幕中,狂呼酣战的清军好不容易冲过了火枪封锁,汹涌的明军却是旋即把前面钉了刀子的偏厢重车推了出来,噼里啪啦的清军羽箭打在了车子高厢上,车与车的缝隙中,大刀与长矛噼里啪啦的碰撞在一起。听着前面厮杀的热血沸腾,后面中军中,端着望远镜的洪承畴那张黑脸上挂着满满的笑意。明军在清军面前并不是不堪一击,也有着一战之力,只要战法得当,最终还是取得胜利的,这些日子,洪承畴就抓住了清军太急于求战的弱点,远离锦州十几公里,就在旷野中,拖着清军打,而且每次后路上都是前线部队的一两倍来掩护撤退,让惯于埋伏偷袭的清军精骑无懈可击,只能面对面的与他火器大阵整面硬撼。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就算一换一,洪承畴都是占便宜,他还可以随时退回宁远去休整,困着锦州城内祖大寿两到三万辽军,清军却不敢擅自撤位休整,只能在风雪天里疲惫下去。曹操曾言,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此时洪承畴算是深得精要了,就这么一小战一小战的拖垮清军,早晚胜利是属于大明的这头关外打的热闹,关内却也没闲着,大明的腹心之地河南,也是跟着热闹开花着。河南异常的大旱灾,然哪怕凛冬腊月,降的雪依旧只有薄薄一层,然而天气却是冷的出奇,哈出一口热气,很快就变成了白霜,田埂亦是冻得结结实实的,偶尔还能看到一溜溜的冰层。这冰,是红色的。今年的洛阳城注定是过不好年了,盯着刺骨的冷风,一个个军士哆哆嗦嗦的躲在城垛后头,有力气的拼命搓着双手,饿的没劲儿的干脆把手缩在了怀里一动都不想动弹。可惜,这样安静而难熬的时间也没能让这群穷苦潦倒的兵士享受多久,忽然间,就有军官急躁的大喊起来。“贼人来了快他娘的起来,准备守城那头的,别愣着,敲鼓,把大炮上面的雪擦擦”厉声大叫中,一个个城头装死人的官军又活了过来,抖掉身上的白霜,急急匆匆又是搬运着战具,一个官军咬牙切齿的吹着火绳把枪放在垛口上,嘴里的骂声还没等说出口,看着城外,他的眼神却是忍不住直了直。“他娘的,好像比昨个又多出来不少”“怎么还越打越多了”在他的瞳孔着,洁白一片的洛阳雪原逐渐被黑压压的浪潮所吞没,这些贼军并不整齐,没有队列,穿着破旧的黑衣,穿甲的很少,拿着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甚至前沿不少直接拿着锄头镰刀粪叉子的,乱七八糟的旗帜无秩序的分布其间,最中央最大的一面,白底儿黑字写着个闯字。可这些贼军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浩浩荡荡,数之不尽前军到了离城三箭之地,后头还看不到末尾,就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来打洛阳了一样。在那个老兵呼吸急促中,这支铺天盖地的队伍在城头前面忽然顿住了下,旋即铺天盖地的呐喊声中,一起向洛阳巍峨的城墙涌了过来,就犹如泛滥的洪水那样,要一鼓作气把洛阳城给冲垮了那样。“开炮”第四百四十九章崩坏洛阳之战,也是生存之战洛阳可不仅仅是河朔重城,这儿更是资源的交汇处,黄河一线的州县赋税都汇聚在这儿,由此向京师转运,川陕的物资也经过这里交流,向中原进发。尤其是封在洛阳的福王,福王田产遍布整个河南甚至到了邻省的陕西,四川,福王还拥有着陕盐的盐引,当初都万历皇帝瘦天下而肥福王之说,福王府的财富粮食更是个天文数字。这一切,在崇祯十三年大旱灾绝收下的篷眼里,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能抢到则生,抢不到则死可惜,人毕竟不是潮水,寒冬腊月里整整冲击了一天,除了给城墙下添加了无数冻得冷冰冰的尸体之外,也没能撼动本朝开国新修的洛阳砖石城墙一下,精疲力竭的济民不得不带着满满的失望,饿狼那样舔舐着伤口退了回去。然而城头上也不轻松。闯军太多了就如孙传庭所预料的那样,撤秦兵简直就是在为贼军撤的那样崇祯皇帝与大学士杨嗣昌决策上的失误,让整个北方空虚,洛阳城就有三个卫汇入四川的杨嗣昌剿匪部队,洪承畴出关解锦州之围,更是把北方最后一点儿官军精锐抽调干净。崇祯十四年的正月初十,十多万李自成闯军忽然将洛阳团团围住,先拔掉洛阳最后几个屏障如七里桥,三山驿,再合围洛阳城墙,可守军这边,除了河南总兵王绍禹两三千人支援过来,就只剩下洛阳城自身那点乡兵乡勇。就算明洛阳已经远远及不上唐洛阳那规模,可守着偌大的城墙也是让他们力有不逮了,在守城战中左支右绌,也幸亏李自成在于孙传庭的战斗中,骨干老兵几乎折损殆尽,今天,哪怕有战斗力如清军八旗差不多五十人,洛阳城都得被攻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已经是是守城战的第四天,两群穷苦人的拼死争夺,让洛阳的夜重新归属于宗室藩王以及世家大户。虽然是战乱,却也没拦住这些朱门甲地,大户人家的歌舞升平,洛阳城最大的几个青楼楚馆院子虽然禁闭着大门,可是楼上的灯还亮着芯,细小的曲子声隐隐约约传递出来,女孩儿唱曲儿的咿咿呀呀,书生故作潇洒的吟诗作对,离得近是软语轻歌,可离得远了,却是别有一番鬼气森森,预示着某种不祥。挂着灯笼的大族也是在府门内寻欢作乐着,不知不觉中,这崇祯十三年又过去了,这还没出正月,家家户户还在庆祝着自己又过了一年米虫的生活,浑然没把洛阳的包围圈放在心上。对于守住洛阳城,这些人倒是非常有信心,毕竟崇祯八年,李自成高迎祥就曾经在洛阳城下惨败过一次,篷军还从来没有过攻陷如此大城重镇的记录,而且这儿封的是福王,当今圣上的亲叔叔,朝廷能不来倾巢救援吗相对于城中心这些富户藩王的糜烂生活,百姓和守军是苦了不知道多少倍。城头上,有云梯冲上来厮杀的闯军尸体居然是已经和城墙冻在了一起,扔都扔不下去,就坐在这些尸体边上,官军大兵们哈着热气,拼命搓着已经发木了的双手,如果按照明军军规,这个季节,卫所里一般都会发给一套新的冬衣,可哪怕是九边的边兵都好几十年没见过新衣服了,更别说他们这些二线部队,地方卫所了,寒冬凛冽,军士们才传了一套麻布单衣,只能靠着往衣服里塞稻草勉强取暖。另一头,为了守城,巡按王胤昌把城内的居民男丁也组织了起来,按照保甲分守着城段,这凛冬寒夜,他们也根本没敢睡,只能沿着城墙根点着火堆取暖。守城还是有点福利的,起码官府管饭,折腾到了半夜,一口大锅终于熬了起来,寒夜得冒着难得的热乎乎蒸汽,看着火光,穿着破破烂烂的单薄衣服的洛阳男丁立马拿着碗稀罕的排着队,一个个去打着。“谢谢官爷”热乎乎的粥打到了碗里,一个洛阳男丁是点头哈腰的一鞠躬,捧着碗吹着热气就往回走,然而没走两步,看着火光下的粥,他却是愣住了,勺子扒拉两下,看着轻的见底的米汤中那可怜的十几粒米,哭丧着一张脸,他又是折了回来。“官爷,没打到米,您老能不能再施舍一勺”“都那样,爱吃不吃,快滚”穿着皂色公服的捕快满带不耐烦的一句痛骂,吓得那人一哆嗦,只好端着米汤又是郁闷的往回走,这还没走到自己片区呢他却是感觉脚面一热,吧嗒一下,一只碗直接砸在了他脚边。“他娘个粪的老子拼死拼活和土匪贼人拼命一帮老爷们在城里享福取暖也就罢了这吃食还不给吃饱了这叫粥吗这就是水”“行了,张老五,水好歹也带点米味儿,是个热乎东西这年头,你还期望着什么”人群里,倒是立马有开口劝的,然而,似乎真气急了,摔碗的尚且余怒未消,在那儿接着骂着。“皇上还不差饿兵怎么的老子出命那些大族出点米都不行给他们卖命,还不如跟着流贼干了,好歹听说他们那面管饱饭,还不用纳粮”话还没说完,这牢骚汉子嘴已经被不知道哪个长者给堵上了,左右观望两眼,急促的训斥声又是从人群中传出来。“你小子,啥都往外胡咧咧呢不要命了这要是让那些大人们听见了,办你个通匪,当场就得砍了你这脑袋瓜子”似乎也害怕了,那人的嚷嚷声音终究是小了,甩了甩脚面上的米汤,倒霉男也是端着碗筷接着往回走,然而几个词语却是深深烙印在了他心头。吃饱饭不纳粮寒冷而难熬的这一夜,就吃了这么没有几厘米的清粥,肚子咕咕叫中度过了,大清早,好不容易在寒冷中艰难入睡的洛阳守军,又是一个个被自己的百长队率踹起来,揉着眼睛疲惫的摸着弓箭火铳,再一次聚拢在城墙边上。再一次,黑压压的闯军又是压了上来,只不过昨天发出惊愕之声的那个老兵已经再没有心思去感慨惊愕闯军怎么又多了浑浑噩噩,他是把冰冷的火铳架在了城垛口。可似乎上天给他单独加了个设定,不一口就开不了战那样,刚吹了两口火绳,顺便给自己取点暖,那老兵却是旋即把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恐惧,不可思议的长大了嘴巴,嘎巴了三下,这才凄厉的叫嚷出声来。“贼军大炮小心”闯军自己不产炮,来回流窜,李自成也没有那个资本拖着大炮,可这崇祯十三年小后半年,他是会拢部队在洛阳附近先后攻下十几座县城,官军的大炮划拉划拉,大将军二将军弗朗机也有个几十门,攻打洛阳不利情况下,昨个晚上是都给推了过来。没等那老兵话音落下,炮弹已经夹着刺耳的音爆声,呼啸着砸向城头了,的确,一些实心铁球子,远没有电视上那华丽的开花弹威力大,可那也是炮轰隆一声,老兵躲的那个城垛干脆塌了,冰冷的碎块自他身边呼啸而过,连着两个懒驴打滚,这老兵才险险没被砸在下面。可没等他松一口气,身边同袍兄弟们已经是恐惧的大叫起来,愕然的抬头,老兵油子就看头顶上城门楼子的一角在咯吱的声音中,轰然向下猛地塌陷了下来。“他娘的”元宵节也不平安,自从李自成拉来大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