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
铅笔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分节阅读 353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353

  北洋新军阀

之后,守军的防备一下子就艰难了起来,炮火呼啸而下,就算是躲在城垛口后面都不安全,可偏偏又不敢走,穿插着炮击间歇,说不定啥时候李自成闯军就摸了上来。前几天晚上还能嘟囔几句,可这几天伤亡异常的大,好不容易打退了贼兵,除了哧溜哧溜喝着和水差不多的稀粥声音,没人愿意多讲一句话。高大的城门楼子都塌了,这种惨烈的战争中,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不是被贼军打死,就是饿死,冻死。这个节骨眼上,倒是闯军那面热闹了起来,一个声音憨厚的在倒塌的城门楼子底下不断的含着。“弟兄们,父老乡亲们,我是七里河守备刘见义你们别再给狗朝廷卖命了朝廷欠了多少年饷,打了这么多天,狗福王又给了你们分文吗出来投闯王吧闯王来了不纳粮,大家伙还有地种”还真是命大,几天前让倒塌的城门楼子给埋在里面了,那老兵居然也没死,就是一条腿走路变得一瘸一拐的,入了夜,那碗稀粥的热量早就消耗殆尽,不知道从哪儿,他竟然摸出了半只卷烟来点上,嘴里吐着一个个烟圈。看着边上跟着自己一块儿出来那个新兵蛋子趴在已经断了的城垛口那儿,听的出神,听的那老兵却是深吸一口,吐出个大烟泡来,旋即不屑的一哼哼。“两个驴球熬汤,都是一个球味”不过今天似乎算是他们的幸运日,就在七里河的降将嘶声力竭叫喊的时候,城头上也是一阵锣响起来。“弟兄们守城辛苦了,福王爷发银子犒赏你们了”“银子”这年头当兵太清苦了,一听到银子,最后一点烟味都顾不得享受了,扔了烟头,瘸腿老兵第一个挤了上去,好几百兵士把敲锣的那个亲兵围了个水泄不通。拥挤足足持续了十来分钟,好几年了,可算见到一回银子的瘸腿老兵却是忍不住举着那银子直发愣,月光下,比黄豆粒大不了多少的碎银子,还散发着一股子铅灰色。卖命这是十来天了,还丢了半条腿,换来的就是这一钱不知道有没有的疙瘩豆子。猛地回头,自己一个伙剩下三四个歪瓜裂枣也是跟在自己身边发蒙着,茫然的向下张望,自己部总兵王绍禹惦着个圆溜溜的肚子,极其有派头的巡查着,贪污已经毫不加掩饰了,就在他背后,两个亲兵捧着银箱子,和刚刚给自己发银子的箱子一毛一样。不过仨箱子加一块也没多少,顶天儿三千两。那黄豆粒不知不觉顺着手头滑落,掉在了城外头冻了一地的闯军尸骸上,一双眼睛微微变得赤红,老兵左右看了两眼,一个伙,几个兄弟,跟他都是同一个脸色第四百五十章已成气候凌厉的北风中,火光呼呼的向上腾着,整个西安城北门都被大火所侵染,禁闭了十多天的城门轰然洞开,城墙上,还有军士气愤的叫嚷着:“见义大哥,我们反了让闯王进城吧吾等焚城为号”喊声中,践踏着厚实的雪壳子,李自成的闯军欣喜若狂的拖着各种家伙冲进了,紧接着,洛阳城的街道也跟着乱了起来,有的墙下守城的民壮干脆也是一头扎进了流民军中,跟着呐喊着挨个店铺踹开门,旋即大抢大砍起来。从未有任何一个时代宗室藩王犹如明末这样,简直都是敌方的盟友,在大明时候,他们横征暴敛,醉生梦死,坐看朝廷崩溃,张献忠攻略湖广时候,湖广官僚曾登门求饷,结果吝啬到极点的楚王朱华奎指着洪武年间太祖赐下的金脚椅叫嚣,唯此可佐军一毛不拔导致军心涣散,让张献忠一口气攻进武昌城,从楚王府掠出了数以百万金银。这次福王也是反面典型了他朱常洵过个年花费都在十万两,使个大劲,拿出三千两来犒军,结果这三千两还没到军士兜里,出府库们时候,领府太监扣一笔成例,文官经办,又扣一手成例,到总兵王绍禹这儿,又扣了一大笔,一大半揣到自己腰包,一小半分给亲兵,落在那些堵在墙头第一线的官兵手中,就剩下黄豆粒大小的碎银块子了,还他娘的不纯。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事报之你拿黄豆粒来对待我,老子给你拼了这么多天命,早超过个黄豆粒了吧福王不劳军还好,一犒军,反倒是赔了这长安城。罗马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如庞培广场,大斗兽场,歌剧院都得以长存,可是华夏的伟大建筑却很少有存留下来的,一方面是罗马比较注重石头建筑,华夏比较注重木造,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改朝换代猛烈的篷运动。何曾见过如此富丽堂皇的城池,刚加入闯军的那些流民简直是看花了眼,曾经高高在上的东西如今是分崩离析,华贵的财物妇人触手可得,一切秩序都彻底崩塌了,彻彻底底的灾难降临到了人间。“哇哈哈哈好吃好吃”难听的叫嚷声中,几个脸上满是淤泥丑陋难看的流民大口大口撕扯着刚从宴会上抢下来的整鸡,贪吃还是轻的,那头个满身横肉跟个螃蟹那样,一边扯开裤腰带,一边狰狞的把个吓傻的小姑娘扑倒在那头床上。“你们这锌盗,贼放开老朽女儿”简直气爆到了极点,何曾遭遇到这种待遇,城口张员外简直气爆到了极点,挥舞着手杖就扑了过去,可平时怕他,这时候哪儿还把他放在眼里,那色欲冲头的那个色痞子直接凶狠的反身一打脚揣到他胸口上,接着上去一大刀捅了下去。“去恁娘的老东西”血噗的一下染了一地,曾经高贵为朝廷致仕官员的张员外眼不瞑目的仰面趟倒在了地上。满是惊骇,小姑娘哭喊着扑了过来,惊叫着扑到了张员外的怀里。“父亲”没等她伸手抓住老员外颤抖的手,那螃蟹已经拽着她衣带子重新狠狠摔进了屋,推到了床上,刚刚喷溅在脸上的血都来不及擦,螃蟹又是猴急的甩下衣服,难听的狞笑着。“小娘子,老子来喽”相同的事情,几乎是发生在整条富丽堂皇的主街上。天街踏尽公卿骨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这几乎成了个历史难解的结。围绕着一个王朝,一群人脱颖而出,成为新贵统治者,然后穷奢极欲的压榨着平民,吸血鬼那样汲取着愈发虚弱的国家血液,直到虚弱的帝国轰然崩塌,或者是外族,或者是杯的篷将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打翻在地,屠灭一个又一个显赫的大家族,最后摇身一变成为新的统治者,几代之后,他们的后代再一次腐化成为曾经他们厌恶的老爷们模样。西安城一二百年所积累的上流社会,公卿地主,今天是遭遇到了彻彻底底的灭顶之灾,一个个家中财富满仓却吝啬的一毛不拔,发自心底鄙夷那些为他们拼命的穷军汉如今穷军汉不再为他们拼命,这苦果,他们又能怪到谁也丝毫没有约束部下的意思,人群的最中央,一个戴着斗笠帽子,穿着红斗篷的高大汉子是嘞马向前,冲在第一线,高举着长刀咆哮着。“冲王府活捉福王”难得平时成千上万的银两没有白花,福王府的亲兵还在抵抗着,墙头上,鸟铳噼里啪啦的向街口打着,刚冲出街道的闯军举着刀触电了那样颤抖着倒地。可闯军太多了没等第二轮枪上好,密密麻麻的闯军已经冲到了墙下,两个人托着一个人的脚,猛地翻了过去,墙内,又是一阵激烈的厮杀声。愤怒的呐喊里,李自成亲自骑马到了福王府门口,翻身下马,看了一眼当年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亲自提笔写下的福王封藩几个金字,他是禁不住冷哼一声,上前猛地一脚揣在大门上。里面福王亲兵封堵的屏障已经被闯军砸开差不多了,朱漆大门轰然为他敞开,看着里面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芳香美树,还有虽然花容失色却依旧艳丽动人的宫女,就算是堂堂闯王,眼睛亦是忍不住直了几秒钟,旋即才嗅着那股子血腥味,李自成陶醉的深吸一口气来。“这他娘的才是富贵”随着福王府的陷落,西安城是彻底陷落到了闯军手中,可是福王却没有抓到,直到第二天,在福王为郑贵妃修建祈福的迎恩寺密洞,足足重三四百斤重的大胖子福王这才被捞出来。这是自天启末年开始的流民之乱中,第一座被篷军攻陷的州府大城,这一站对于刚出商洛山的闯军来说,简直是狠狠打了一记强心针,第二天一大早,初步就从王府中抄出了上百万两白银,五十七万石粮食,刚刚还饥寒交迫吃不饱饭,在寒冬中面临生存威胁的闯军,瞬间就奔了小康。而且更多的钱粮,意味着更多的部下,加上投诚的官军,短短几天时间,十万闯军迅速膨胀到了二十万。不得不佩服李自成,仅仅富丽堂皇的福王府待了半个晚上,李自成就抽身而去,又撤回了当做临时指挥部的城外周公庙,第二天凌晨,闯军骑兵终于是进城维持起了秩序来,止住了疯狂的抢掠杀戮。不过对于洛阳城的权贵统治阶级清算却没有停止,福王朱常洵,前户部尚书吕维祺,前侍郎亢孟桧,洛阳大地主孙挺生,王朝山,王翼明等足足四百多官僚权贵被带到了周公庙。历史上,绘声绘色的描述了李自成如何大快人心的把贪鄙无度,吝啬残忍的福王朱常洵剃光头发胡须,拔掉毛发指甲,跟着一头拨皮的鹿扔进了大锅里,活生生煮成了福禄羹,与众人分食,这信誓旦旦的小说之言甚至被不少了解那段历史的后世之人当做了信史。可真实情况,李自成还没那么丧心病狂,对这四百多人,仅仅是一番训斥之后,下令斩首示众,当着洛阳城民的面,一口气砍下了四百个脑袋。一日之间,公卿宗室的血再一次染红了这片被诅咒的洛阳大地,血腥缭绕下,似乎又为大明朝增添了几分暮气。洛阳失守的消息传到朝廷之后,在湖广督师的杨嗣昌是猛地吐出了一口血,一直殚精竭虑,算得上崇祯皇帝最后忠臣的梅盐上将直接被这个消息所击倒,彻底的病了下来,行营被拖到了吕县附近,围剿篷军的步伐严重的迟缓住。受李自成影响,遥相呼应的张献忠罗汝才行营也是士气大振,抓住这个机会,忽然杀了个回马枪,先出川击败猛如虎部,然后挨着杨嗣昌大军的边摸到了襄阳城下,突袭破城,杀襄王,把杨嗣昌督军剿匪的行营给打破了。再陷一亲藩,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二月五日,在忧思忧惧中,杨嗣昌是终于吐血而亡。杨嗣昌这一死,就像倭国毛珏失去了袁崇焕那样,大明朝坚持了四年之久的正四六隅十面张网计划,是彻底宣告破产。就宛若一夜间,帝国发生了癌变那样,南北两个战场全都传来噩耗,当消息传到京师时候,崇祯皇帝正在坐朝听政,得到军报后,堂堂皇帝呆若木鸡,足足是呆愣了几分钟,旋即面色苍白,挥手宣布退朝。可这巨大的打击还没有完,二月十六,河南重镇开封再一次传来噩耗,李自成大军猛地出现在开封城下,又向下一个朝廷重镇,发起了新的挑战。真是连为自己皇叔办丧事都没有心情了,几乎是在朱由检的咆哮声中,聚拢湖广的剿匪大军又是马不停蹄的北上,转战中原战场。一系列巨大的打击下,也对京师朝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像,双眼焦虑的都血红了,崇祯皇帝的视线终于扭转向了关外捷报连连,却始终没有前进一步,解锦州之围的洪承畴部身上第四百五十一章连锁反应崇祯十四年四月。帝国在剧烈的癌变,中原湖广两处战场都是风雨飘摇。然而这些难得没发生在京师,对于京师百姓而言,遥远的战事似乎连电视上说的那样资格都没有,大家伙谁都是艰难度日,谁都没有精力去管那些一日三餐之外的遥远闲事儿了。京口一里驿,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麦子终于冒出了头来,农人弯着腰不住地拔着疯长的杂草,偶尔才偏过头,朝着官道这儿瞅瞅,驿站前的大马路上,就跟中状元娶新娘子那样喜气洋洋,不少老农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官老爷。“恭喜了马大人张大人”一群穿着红色,绿色官袍的衣冠楚楚老爷们聚拢在一起,那声音,是近乎谄媚的抱拳恭维着,而骑在马上,带着几个仆从的却是两员绿衣官员,大明官袍紫袍为尊,五品以上服绯红,绿袍则是六品以外了。可偏偏这俩小官是昂首挺胸,一副神情倨傲的模样,马都没下,高高在上的点着头。大明朝的国策,七品制一品为了监督百官而又缩减投入,太祖朱元璋是史无前例的赋予了小官前所未有的权利,言官上奏无罪,可风闻奏事,这对于监督朝中百官大臣,防止专权谋反的确是起到了极大作用。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股子清流力量开始变质了这份权利被无限乱用了,反倒是成为了言权交易,上升爬官的极佳途径,甭管言的是否属实,是否有用,一个个御史言官是争先恐后的张开一张张黑压压的大嘴,就比着谁的嗓门大谁更敢说言官更是成为了党争的固有阵地,就像东林党,最犀利的武器莫过于一大群御史言官铺天盖地的弹劾奏折堆在内阁,就算魏忠贤这般权势滔天的大太监,遇到了也是头疼发怵。而且在地方上,仗着自己一张嘴可以胡说八道,御史言官也成为了监军太监一样的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qb.com。 铅笔小说手机版:https://m.81q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